顶点小说 > 延明纪略 > 第二十三章 旧友

第二十三章 旧友


  杨渊并不希望有任何其他势力插手到目前编练的乡兵之中。

  至少现在不行,不过杨渊倒是很愿意给江家兄弟引流拉赞助。

  比如向韩云等西学党人推荐江家兄弟。

  目前陕西的明军兵力是一定会继续扩充的,而汉中作为来往交通的要地,一定会有明军驻扎。

  如果真的有明军在此驻扎,杨渊希望是江家兄弟。

  “江家两位昆仲都是生员出身,其家在我汉中也堪称豪雄,如此英杰一直希望能够拜入韩公门下。”杨渊笑着说道:“据我所知方兄德望与江家兄弟关系就很是不错。”

  韩云心中略微闪过一丝遗憾。

  他来汉中是的确想做出一番事业来。

  西学门人如今有些后继无力。

  吴桥兵变之后,以孙元化为首的西学党人备受打击,基本上已经退出了政治舞台。

  如今只有依靠东林中的天主教同情者,西学党人才能维持最后的一点政治能量。

  韩云之所以辞别故乡来到汉中,实在是因为西学眼见走向衰微。

  曾经煊赫一时的所谓“圣教三柱石”徐光启、杨廷筠、李之藻三人均已故去,新一代的西学士人却一直没有成长起来。

  除了自己之外,只剩下弟弟韩霖等寥寥数人。

  而利玛窦故去之后,龙华民等传教士的目标也从结交士大夫走向下层传教。

  韩云并不看好这条下层路线。

  只要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一定是“法必依国主而立”。

  若无汉元帝,则佛教不能入中土。

  若无梁武帝,则南朝无四百八十寺。

  若无北魏太武帝,则无天师北宗。

  一言可以兴教,一言可以废教。三武灭佛,殷鉴不远。韩云心里是希望能将杨家这样的士绅拉入自己阵营之中的。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韩云转念一想,能够得到江家兄弟这样的支持者,总比没有要强。

  “哦,若能如此,那最好不过。”韩云看着杨渊:“不知道潜之对天主教又如何看待?”

  你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这是杨渊心里的实话。

  “我听说天主教中有一规矩,”杨渊叹息道:“一切利率不能超过一成,不知道是否如此?”

  韩云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的确,经文之中却有此规。不过利玛窦以为我中土与泰西迥异,此法不值得为我国所戒。”

  韩云点了点头。纳妾跟高利贷两样一支都是天主教徒内部争论的焦点,最终的结果很简单。

  纳妾不行,但是高利贷可以。

  杨渊看了一眼韩云。

  这就是利玛窦路线的问题。

  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在罗马帝国立足,并且最终在君士坦丁大帝时期完成转型,完全是因为他是一个下层的宗教。

  所以被哲学家尼采嘲讽为“奴隶道德”。

  教徒们在教会的帮助下发扬所谓的“邻人之爱”原则,彼此守望互助,并且坚决的抵制各种高利贷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平天国才是正统天主教的继承人。

  利玛窦的上层路线跟龙华民的本本主义一样,进入中国社会没有问题,但是要想站稳脚跟乃至成为社会主流,那仍然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

  一旦天主教变得中国化,然后走起底层路线。负责送子的圣母玛利亚将成为大杀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若能破除佛道妄见,补充圣人之道,那自然是好的。”

  杨渊念了一遍西学党人的标准答案然后接着说道:“如此,在下就不叨扰韩公了。”

  “唉,潜之既然来了,至少用过茶饭再走。”韩云展现出了他的热情:“可以尝尝我们山西的风味。”

  他是真的想跟杨渊合作的。

  “哦,多谢韩公美意,只是家母刚刚从重庆回来,又要准备招待舅父,实在是不能多待。”

  “王相要经过汉中么?”韩云惊讶道:“我却没有接到按司移文。”

  流寇本来大多都是陕西人,李自成等部一直都坚持在陕西作战,王应熊这样的大人物要是在陕西出点什么事,自洪承畴以下大大小小各路官员都要跟着倒霉。

  他们是巴不得王应熊从湖广那边走,最好半路上碰见张献忠、罗汝才。

  “是的,只是具体的行程尚未确定。”

  杨渊又应了几句,跟韩云话了一声别,然后离开府衙。

  往回走得路上,杨渊脸上的闷闷不乐却是已经写在脸上,一旁的薛旺赶忙问道。

  “少爷似乎对韩公很失望啊。”

  “哦,我有吗?”

  “能看得出来。”

  “看来我的修为还是不够啊,城府上面还是欠缺许多。”

  杨渊念叨了自己两句。

  对于韩云或者说西学党人,杨渊的确有些失望,浑然没有与宋应星相遇的惊喜。

  杨渊对西学党人的原本的期待,总觉得他们身上或许会带有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工程师气质。

  但是现在看来,韩云虽然脑子里或许有不少来自欧洲的知识,但是他本质上还是个典型的官僚文人。

  在韩云和西学党人身上看不到什么足以改变这个时代的力量。

  “人啊,还是要依靠自己才行。”

  杨渊叹息了一声。

  “对了,跟詹时雨那边招呼的怎么样了?”

  杨渊问道。

  薛旺回了一声:“县尊那边的意思,这件事关系太大,他那边不太好出面,到时候会请陈师爷居中联络,真出了事情……”

  “能有什么事情。”

  杨渊看着薛旺:“你接着去跟那边谈,我会亲自出面,陈师爷代替詹时雨出面也不是不行,只是真出了什么事情,詹时雨最好还是不要觉得把老陈推出来这件事情就算完了。”

  “二少爷那边倒是有回话。”

  薛旺想起来一桩事情:“西乡那边已经选好了地方,价钱也已经谈好了,二少爷想问问,这桩生意他跟少爷合股行不行?”

  “当然可以。”杨渊想了想:“不只是他可以,便是薛大你要掺一股也没问题。”

  “我已经请旷社中的诸位来南郑一聚,薛大你跟着听一听。”

  杨渊想了一下:“我之前让你去送的拜帖,你都送到了么?”

  薛旺点了点头:“少爷让小的所送的各处拜帖都已经送到。”

  “这些人都是洋县的秀才,虽然在旷社之中名声不彰,但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你等下去三连楼定下一桌席面,我去请人,等下便过去那边。”

  吩咐了薛旺几句,杨渊撇下薛旺,按照记忆里的路线在南郑县城里转悠了起来,终于到一处书斋外面停下了脚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蒙童稚子清脆的声音连在一起,念着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

  一个衣着寒素的书生倒背着双手,在里面看着孩子们一板一眼的背书,这秀才年纪约莫二十多岁,头上戴着网巾,脚下踩着一双布鞋,缓慢的踱着步子。

  似乎是感觉到了有人在看着自己,他转眼想外看去,却见到了杨渊的一张笑脸,书生脸上瞬间转过一丝笑意,但转瞬又肃穆起来。

  “窃听墙角,似乎不是君子所为。”

  书生几步走到门口,脸上装出一丝愠怒。

  “凿壁偷光,读书人的事,哪里算得上是偷。”

  杨渊举起双手抱拳道:“大隐隐于市,叶兄却是逍遥。”

  里面教书的这位先生,名叫叶天明,比杨渊年长两岁,两人同一年得中秀才,平日里也多交往。

  叶天明家境寒素,便在南郑县租了两间屋子,弄了个教书的营生,每日里赚一些散碎银两糊口,一边教学,一边准备着科考。

  “家母在洋县,多亏潜之兄照顾了。”叶天明笑了笑:“潜之兄怎么到南郑来了?”

  杨渊练兵破贼的事情,叶天明已经知道了,只是他却不愿谈起。叶天明觉得自己与杨渊是君子布衣之交,所谓功业高低或者祝贺之词,他确是有些张不开嘴。

  “一些无端俗事,我便在这里听叶兄讲学,等下小酌几杯如何?”

  “固所愿也。”叶天明笑了笑:“我这便放他们回家。”

  杨渊犹豫了一下:“这不太好吧?”

  “不过是识几个字罢了。”叶天明看着屋子里面的孩子们:“短了这一时片刻也不耽误孩子们中进士。”

  “嘿嘿,叶兄高才。”

  “这不是潜之你常说的要乐观么?”

  叶天明说着走进屋子里面招呼学生们各自回家。

  故友相逢,俗话极多。

  杨渊跟叶天明谈笑着直奔三连楼而去。

  作为南郑县内最大的酒楼之一,三连楼有它值得骄傲的地方,他可以说是整个南郑县建筑中最高的那几座之一了,楼高三层,层层而上,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的景致,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的味道。

  薛旺那边早已经跟店家说好,备好酒菜,杨渊与叶天明直接上了最上面一层内的一个包间。

  桌上摆着几样果子,旁边的白瓷酒壶内是温热的橄榄酒。

  “杨兄今日做东,小弟却是有些惶恐。”叶天明语带戏谑:“这一桌席面,怕没有一两银子下不来。”

  “唉,却是有事相求,不然直接请你吃一碗面皮就行了。”

  所谓汉中米皮,不过是外地人望文生义的叫法,因为觉得凉皮是面粉所做,而米皮是用大米所做,所以称之为米皮,其实汉中本地人都是叫做面皮的。

  而且汉中府下各县,勉县、城固、洋县、南郑,一地的面皮有一地的风味,绝不相同。

  “潜之兄若有所用,小弟自当竭力。”

  叶天明从桌子上拿起一颗梨子用袖口擦了擦然后送进口里,饱满的汁水在唇齿间弥漫开来。

  “只是不知道潜之兄邀约小弟做什么事情?”

  “有一件大事,我左思右想,非叶兄绝无他人可用。”


  https://www.lvsewx.com/books/12/12507/5534654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