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大汉龙骑 > 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平定扬州(159)

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平定扬州(159)


  既然要兵种建设,那么首先就要让建立起来的军校保持多样性,未来刘澜要建设各种类的兵种,当然各种类的军校也会建设起来,专门的骑兵、步兵、水军等等不一而足,只要现在的条件能满足,那就建设,为此刘澜甚至还想到了军歌。

  不过思来想去刘澜最后选择了袁世凯的小站练兵歌,可是有了词要找人谱曲却出现了一些不小的麻烦,首先刘澜对音乐一窍不通,所以只能找这个时代的音乐大家出马,可找了半天却发现江东地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才,反而是在会稽找到了一位,这位在当年蔡邕避难会稽的时候有幸与他学到了一点琴技,只不过这个年代的操琴大家都秉承了蔡邕一脉,尤其是蔡邕所编纂的琴操,更是影响深远。

  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琴操完全是按照蔡邕自己的审美从而整理出琴曲歌辞,而在琴操之中随处可以见到他自己对于旧诗体的依恋,所以要靠着这些蔡邕门人来为小站练兵歌谱词,可以想到完全就是牛唇不对马嘴。

  首先琴操的琴曲歌辞都采取了四言和骚体,用最为古老的诗歌形式展现,而刘澜的小站练兵歌,说白了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初的版本,用这个时代的琴是根本就无法达到刘澜的目的的,毕竟这个年代的琴谱,要么就是蔡邕黄钟大吕的盛世之音,要么就是民间瓦釜雷鸣,声音靡靡的亡国之音,与刘澜所需要和想要的铁马秋风,边关冷月完全不沾边。

  好在刘澜不是蠢笨之人,他招来琴师,直接自己哼唧,将哼出来的调让琴师去谱,效果还真不错,刘澜的部队这才算是有了第一首军歌。

  当然这首军歌说白了只是对军人的义务和要求进行的阐述,可以直接挂钩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以成为军歌是不可能的,而让刘澜自己去编,一时之间又没有什么好的作品,在他看来既然是军歌,就一定要有沉淀要体现军人的气质,让任何人听到的一刻,都会热血澎湃。

  可就他对音乐的了解,搜索完所有的记忆都没有任何结果,最后只能作罢,希望未来能够出一些优秀的词曲和歌唱家,尤其是从军队之中如果能够涌现出这样的人才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能的话,那刘澜只能破罐子破摔,直接套用后世他了解的一些军歌了,虽然不合时宜,但改几个字凑合下也不是不可以。

  而眼下刘澜最为关心的当然已经从军师府和军事体系转移到了荆南战场,对他来说,孙策才是他眼下的头等要务,只有把孙策这一心腹大患解决,他才能安心的去攻打吴会,也才能安心的去对付吴会以及整个江南的世家。

  对于世家刘澜的态度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从最初的三人成虎畏手畏脚,到现在无所畏惧,这一步的迈出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但这些代价对于刘澜来说其实还真不算什么,可却让刘澜一步步探出了世家的底线。

  用后世伟人的一句话来说,都是纸老虎。

  世家大族当真有刘澜最初所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吗?好像有,那是因为那时的刘澜需要世家的人力与财力,你不妥协不行,你不妥协你连徐州牧都没有机会竞争,但是现在一切都已经按部就班,刘澜还用的着担忧这些?

  而刘澜做的最聪明的一点就是始终牢牢地将部队攥在他自己的手里,世家有人力不假,但是部队在他手里,刘澜无须向他们求人,而随着改革进行初见成效,更无须向他们求财,就算真到了这一步,那么一个甄家和糜家,也足以让他想做成自己想要做的任何事情,所以其他的那些世家们,刘澜根本就无须在乎他们有什么影响力,因为他们只要敢龇牙,那刘澜就不会跟他们客气,正好借此机会直接收拾。

  世家一体不假,但谁敢龇牙刘澜就直接灭族的残忍手段也不是盖的,恐怖的高压政策下,世家大族自然是人心惶惶,但刘澜真正聪明之处却是他不仅仅只会高压政策,因为他在用屠刀的同时还同时抛出诱饵对世家进行分化与拉拢。

  世家聪明吗?在刘澜看来就没有政治上特别聪明的世家,说白了世家就是一群自私自利,为了家族可以放弃一切的无耻小人罢了,他们今日能够为了利益投入到刘澜的怀抱,那么明天也能为了利益投入到任何人的怀抱之中。

  所以说从汉代出现世家大族到门阀士族亡于女帝,几百年间这样的事情重复上演着,而他们从出现到最终的灭亡,这几百年间,门阀世家把持着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卓越的人才,对国家起到了一定的贡献,可同时对国家也造成了损害,可对刘澜来说,不管他们走出了多少首屈一指的人才,但就世家的本性和世家的表现来看,全部都是愚蠢的白痴,有一个算一个,而对付这些白痴,刘澜有几百种办法收拾他们,但刘澜却选择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暴力的方式,因为从后世的经验来看,被腐败将这些世家们按在地上各种蹂躏与摩擦是有着一定原因的,同样的是,此刻被刘澜围在山岭只上的孙策,也用了相似的办法,毫无疑问,不管是实力多么超强的世家,最后都没有反抗之力。

  当然就刘澜治下的这些世家来说,不过只是占据了天下不到三成的世家,而近七成的世家都在北方和中原,刘澜对付一些江东不入流的世家或许用这样粗暴方式还能有些效果,但真的要是与中原的诸侯和世家对上,那就未必能讨得到好处了,毕竟刘澜对付江东世家的手段,也一定会让中原世家不再抱有任何的期待,所以他们也一定会放手一搏。

  而对于这些,刘澜并不会想太多,不是他眼光不长远,而是他的眼光非常长远,因为他知道历史的发展,所以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因为现在所担心的这些事情是无法改变的,为什么这样说,道理只有一个,刘澜乃是草根出身,从一开始他就从来都没有被世家接纳过,简而言之就算他不在江东向世家们下杀手,中原和北方的世家也不会接纳他,既然这样,那刘澜为何还要刻意的去讨好这帮白痴呢?

  对就是白痴,这就是刘澜对世家所有世家的评价,不管是中原的世家也好,还是南方的世家也罢,都一样,最简单的来说江南世家吧,如果不是他们这帮白痴,可能有司马家什么事吗?

  刘澜经常进行一些假设,假设刘备在荆州用诸葛而不是关羽。假设刘备比曹操更早拿下汉中而不是被曹操把汉中人口迁移。假设吴国数次北伐,世家不从中作梗,这三者只要做好任何一点,那么历史就一定会被改变。

  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关羽没有搞好内部与外部的团结,内部和傅士仁、糜芳的矛盾重重,外部与东吴关系僵硬,最后丢了荆州正常,而被曹操将汉中人口转移,这是命也是运,改变不了,真要说这些,那还不如说刘表开局要是不那么太烂的事情,所以这一点也不加以评论。

  但说起东吴的世家,那就是真正的怒火滔天了,数次北伐的东吴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不过是空耗国力罢了,设想如果不是世家们拖后腿,东吴能够给曹魏更大的压力,曹魏首尾难顾,结局不早就更改了吗?

  所以就这一点,刘澜对孙权就没有任何的好印象,什么生子当生孙仲谋狗屁,生子当生孙伯符才符合刘澜的三观,为何刘澜会给孙权如此之差的评价,说白了就是动物在数次北伐的愚蠢表现,这是世家的原因,可何尝不是孙权的原因呢?

  连内部矛盾都解决不了,孙权和那些世家们不都是白痴和废物吗,如果换做孙策在世,别说曹魏了,连三国都不可能出现,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孙权比孙策差了太多,他真的是太无能力。

  看看几百年后的陈庆之,哪里用十万人马,不过区区八千白袍便从建康(秣陵)杀到了洛阳(雒阳),北魏集全国之力围剿,最后还不是被他率军安然无恙的反了回去,这才叫横行无忌,如入无人之境一般。

  反过来再看看废物孙权的表现,十万人马被张辽八百杀了个丢盔弃甲,彻底颠倒了,难道这不足以说明孙权是废物?不足以说明孙权是白痴又能是什么!但凡他能更给力一点,数次北伐只需一次给力,那他就一定能够协同诸葛亮彻底灭曹,想想那时候会是一个什么场景,当诸葛亮夺长安拿雒阳的时候,孙权必然是占寿春夺徐州,最不济也能在青州称王称霸,甚至可能剑指邺城,俘获曹氏宗亲。

  但可惜他没这个能力,所以也就只能落一个孙十万领兵千里送人头的‘美名’了。

  说句实话,刘澜已经挖空心思想,可想了半晌,就东吴与魏国的战绩来说,好像也就诸葛恪赢了一次以及石亭赢了一次,区区两次,真的是太耻辱了,如果换一个人,哪怕只是将孙权换成刘大耳,可能都不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了,这还不是孙策留下的烂摊子,如果孙权不与世家妥协的话,孙坚江东哪里还有孙家什么事情,毕竟东吴的国情就是孙家在孙策死后只能和东吴世家一同组建起这么一个联合体,他们有钱有人,很多时候孙权必须要看他们的眼色行事,要不然赤壁之战孙家也不至于差一点就被东吴的门阀世家给卖了。

  所以在刘澜的心目中,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尔!

  或许还有一个诸葛村夫,不管神话也好,近妖也罢,送女人衣服不假吧,将蜀汉治理的井井有条不假吧,反过来再看看曹魏,实力比蜀汉强了一百倍不止,可诸葛五伐中原还不是如入无人之境?

  而曹魏呢,居然没有一点办法,看看那么多的曹氏族人以及夏侯宗亲吧,最后居然只能依靠司马懿如此狼子野心之人去抗衡,所以与其说是蜀汉后继无人,倒不如说曹魏的情况也比蜀汉好不到哪里去,乃是整个天下的人才凋敝,是以最后就算司马家得了天下,可在刘澜的心中仍要说一句司马懿废物尔。

  当真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最简单的事情,司马炎不如司马昭,司马昭不如司马师,司马师又比司马懿差了十万八千里,如此自由式落体的能力下滑,如果蜀汉能多坚持些年,等到司马炎,哪怕是司马衷,能没有机会?

  当然以蜀汉的国力其实想做到这一点还真的有些困难,而诸葛亮每一次北伐对蜀汉国力的消耗也是空前的,所以诸葛亮北伐蜀汉要完,不北伐蜀汉同样也要完。

  但熟知历史的刘澜却又对诸葛亮北伐持支持态度,等死不如作死,既然都是死,那就轰轰烈烈一点,看看几百年后的成汉、前蜀和后蜀吧,全部都是坐以待毙,最后还不是被灭,所以刘澜才会说诸葛亮北伐蜀汉要灭亡,不北伐就是坐以待毙,蜀汉也要亡。

  因为这完全是地理与环境的制约,指望四川想要发展起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国力再强也是发展不过中原的,巴蜀的发展速度与中原相比根本可以忽略不计,就拿冀州来说,在东汉一个冀州就是巴蜀的三五倍,而在这个时代,冀州乃天下第一州的明天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至名归。

  在东汉也只有冀州一个州同时养着本州的同时还要供应幽州和司隶,甚至有时候还要接济并州,可以说冀州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大汉朝半壁江山,这点与后世抗战时期的四川一己之力撑起中国是有相似之处的,只不过现在的巴蜀远无法与冀州相比,更不要提千年后的四川了。


  https://www.lvsewx.com/books/13/13562/4938015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