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赵家天下宋朝人 > 第三十二章:谁才是点检做天子案的幕后真凶

第三十二章:谁才是点检做天子案的幕后真凶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十五日,柴荣做出了生前最后一次人事任免,最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张永德被罢免殿前都点检,由赵匡胤接任。

在此之前,张永德一直都是殿前司一把手,赵匡胤的顶头上司。

结果柴荣在生命最后一刻,将张永德拉下马,剥夺他的军权,让殿前司落入赵匡胤之手。

柴荣为什么会这么做,《旧五代史》的解释是柴荣在北征途中,看到一块木牌,木牌上写着“点检做(天子)”三个大字。

于是,柴荣为了防止张永德谋朝篡位,将他拉下马。

于是,那句闻名遐迩,耳熟能详的谶语——“点检做天子”就此流传千古。

其实关于赵匡胤能做皇帝的种种预兆史书资料里比比皆是。

抛开赵匡胤那些出生异象,那些云啊,蛇啊,龙啊,梦什么的不论,只论这些谶语,宋朝人记载了很多。

比如。北宋陶岳所著写的《五代史补》中,记载的“赵氏合当为天子”;

比如北宋名臣王禹偁所著写的《五代史阙文》中,后唐明宗李嗣源上天祈祷的“愿上天早生圣人,与百姓为主”;

比如南宋叶梦得所著写的《石林燕言》中,赵匡胤占卜时说的“过此,则为天子乎?”

比如《宋人轶事汇编》、《绘像神仙传》中,陈抟说的“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担上挑”(这个牛,把赵匡义都给算上了,来了个买一送一)

以上种种谶语,编得有板有眼,好像老天爷真的下过指示,赵匡胤就该当皇帝,他当皇帝就是天命所归。

尤其是《五代史补》中那句“赵氏合当为天子”,更是直言赵匡胤就该当皇帝,并把郭威、柴荣父子俩都拿来当背景板,甚至让赵凤当了赵匡胤的替罪羔羊。

显然以上这些谶语都是假的,特别是“赵氏合当为天子”更假得离谱,如果这句是真的,结合“点检做天子”,傻子都知道这说的就是赵匡胤。

柴荣是傻子吗?赵匡胤当天子的这么多谶语,只要柴荣听说了一条,赵匡胤都死定了。

但是“点检做天子”这句,却准确无误的记载在《旧五代史》中。

《旧五代史》成书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十月,至少赵匡胤本人是看得到这句。

因此,至少可以很大程度上证明,这句谶语在当时是真实存在的。

也就是说,柴荣很有可能真的看到了这么一句谶语。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真有这么一句谶语,那到底是谁写给柴荣看的?谁才是“点检做天子”闹剧的幕后真凶?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天灵灵,地灵灵,柯南附我身,食堂大破案,现在开始!

首先,抱着唯物主义认识法,肯定不是老天爷,五代这些年皇帝太多了,他老人家没空给赵匡胤这个还没登基的新儿子,提前颁一个任命书。

这个谶语无疑是人为搞出来的,搞出来的目的,就是要证明做殿前都点检的人能当皇帝。而让柴荣看到这话,就是要将现任都点检张永德拉下马!

这句“点检做天子”,指的不是张永德这个现任都点检,而是下一任都点检。

那么究竟是谁搞出来的?

排除法,第一不是柴荣,他是现任皇帝,不会自找麻烦,搞这么一个谶语来恶心自己。

第二,不是张永德,张永德此时就是殿前都点检,他是这句谶语的第一牺牲品,真要是他搞出来给柴荣看,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这是引火烧身。

就算为了让人相信点检能做天子,只要让柴荣看到,他这个殿前都点检也做到家了,甚至性命不保。因此绝对不会张永德。

第三,有没有可能是李重进?

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曾经一度可以继承皇位,他确实有可能借这个机会整垮张永德。

而且在淮南之战中,张永德和李重进不合,张永德甚至觉得他会造反。

这么一看,李重进嫌疑还挺大。可是仔细一想就知道不是他。

首先,淮南之战以后,他已经和张永德尽释前嫌。

其次,就算李重进要整张永德,并且能成功整倒张永德,李重进是绝对不可能接任殿前都点检的。

这件事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

事后证明,他确实被一脚踢出开封,赶到扬州去了,他也是一个牺牲品。

接下来就剩最后一个嫌疑人了,那就是接任张永德担任殿前都点检,并且日后真做了皇帝的赵匡胤。

可惜,在此前的表现中,赵匡胤就像一朵白莲花,完全看不出他和这事有什么关系。至少目前也没有直接证据指明就是他干的(赵匡胤:证据?这种阴私事,我会留下证据?)。

可柴荣死后,开始有证据表明是他干的了!

在柴荣死后不久,这木牌上的谶语“点检做天子”就开封城满城尽知了,尤其是在殿前司当中,更是引起轩然大波。

尽管赵匡胤此时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像是个大忠臣,可所有人看他的目光都不一样了,所有人开始躁动起来,越来越觉得,这句谶语不是空虚来风。

就是这件事,让赵匡胤露出了马脚!

正常来讲,这句谶语,只有柴荣和谶语作者才知道。

而柴荣肯定不会把这种蛊惑人心的谶语告诉任何人。

很明显,这句谶语就是谶语作者传播出来的!

本着谁获利谁嫌疑最大的原则,赵匡胤是这句谶语作者的嫌疑非常大。

因为赵匡胤是这句谶语的正主和利益获得者。

因此,当这句谶语在开封流传开后,就成为指向赵匡胤的一条铁证。

但是这条铁证,还不能定赵匡胤的罪,还有两个疑问。

疑问一,赵匡胤在此之前表现得非常好,让包括柴荣在内的很多人认为赵匡胤就是一个大忠臣,完全看不到有造反的念头!

然而,事实上还真有人曾瞧出赵匡胤有不臣之心。

柴荣生前,御史郑起、谏官杨徽之就曾悄悄向柴荣上书揭发检举赵匡胤的不臣之心。可惜柴荣不信。

而柴荣死后,韩通的儿子韩槖驼,也曾向韩通指出赵匡胤看样子是要造反。

他们的指控虽然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却能成为一条旁证,证明确实有人觉得赵匡胤有不臣之心。疑问一,勉强通过。

疑问二,要让柴荣相信这句谶语,首先就得记载谶语把木牌,弄得像神符一样,而这个作者肯定是要精于此道,拥有专业的谶语素质。

赵匡胤这一个大老粗,有能力做到这点吗?

然而,赵匡胤本人是做不到这点,有人却可以做到。

这人就是华山的陈抟陈老神仙!

陈抟完全有能力做出一块这样的木牌,他名满天下的老道士,弄块这样的木牌,对他来说易如反掌。

更重要的是,陈抟和赵匡胤纠葛非常多,后世民间流传了很多两人的传奇故事,堪称是赵匡胤的民间宣传部长。

偏偏陈抟还曾受柴荣征召入京,而后因为种种原因,回到了华山,没有为柴荣效力。

更神奇的是,进入宋朝以后,陈抟生前受到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俩的隆重礼遇,死后宋朝历代皇帝也一直在宣传他。

让他成了了著名道学家——睡仙、陈抟老祖!

陈抟从一个小有名气的老道士,成为了道教史上的神仙!

没有政治势支持是很难做到这点,也就是说,陈抟和赵匡胤(以及宋朝)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和合作伙伴!

更耐人寻味的是,《旧五代史·后周世宗本纪》花了很长一段篇幅来写这么一个老道士,《旧五代史》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篇幅,记载一个与政局无关的道士呢?

因此,食堂大胆猜测,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是:赵匡胤授意陈抟做了这么一块木牌,先借这句谶语整跨对他有提拔举荐之恩的张永德;然后又借这话,为赵匡胤改朝换代制造社会舆论。

所有的一切,都是赵匡胤伙同陈抟编制一个一箭双雕的阴谋!

注:特别申明,由于史书没有明确的资料记载,以上种种都来自食堂猜测,大家听听就完了。


  https://www.lvsewx.com/books/15744/15744513/316683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