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赵家天下宋朝人 > 第十七章:我要做唐太宗

第十七章:我要做唐太宗


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十七日,后周太祖郭威驾崩。

正月二十一日,郭威养子正式登基继位,是为后周世宗。

柴荣正式成为后周王朝的主人,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

可是,很快柴荣却发现这个皇位不好坐。

他不是郭威的亲儿子,他继承皇位并不让人心服口服,当然哪怕他是郭威亲儿子也没用,古惑仔小皇帝刘承祐一样是刘知远亲儿子,依然被人当小孩子看!

尽管柴荣要比刘承祐大很多,可他一样面临刘承祐类似的处境。

他缺少资历,此前他一直呆在澶州,远离开封,等他他回开封,做了太子,时间却还不足一年,郭威过早的离开了他,让他没有足够的时间,积攒足够的资历;

他缺少威望,后周开国,他没有立下像样的功劳,他从来没有独当一面,单独领军的机会,他做太子的时间太短了,政务刚上手,军权刚拿到手,他的威望严重不足。

威望是官场上最奇妙的一个东西,看不着,摸不到,说不清,却又真实存在。

更要命的是这玩意用金钱买不到,用珍宝骗不来,用赏赐哄不过来,用刀子吓不出来。

要想有威望,就要有引人瞩目的功绩,日积月累的权威!

可郭威可以给柴荣皇位,却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他威望!

搁后世,这没什么问题,皇权至上,唯我独尊,皇帝一继位,就是天大地大我最大,口含天宪,言出法随,不从者杀,不依者贬!

可这会儿是“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的五代,继位而来的新皇帝根本无法压住圆滑世故、首鼠两端的文臣和桀骜不驯、野心勃勃的武将!

简单来说,刚成为大周皇帝的柴荣,仅凭屁股下这张皇帝宝座,并不能镇住人!

这样一来,新皇登基,不能服众,让后周陷入了最虚弱的境地。

就在这时,老天爷可能是嫌自己这位新儿子不够烦人,给他派了一个不共戴天的死敌!

北汉刘崇得知郭威驾崩后,精神抖擞,兴奋不已。

哈哈,郭雀儿,你也有今天,你这老狐狸,把我玩得团团转,杀了我儿子,夺了我刘家江山,现在是时候父债子还了。

至于柴荣,刘崇压根就没把这个无名小卒放在眼里。

刘崇马上向自己二叔辽穆宗耶律璟请求支援,既然大侄子这么有诚意,耶律璟马上派杨衮率领一万多契丹骑兵奔赴晋阳。

契丹叔叔一来,刘崇底气十足,马上倾巢而出,出兵三万,以义成节度使白从晖为伐周主帅,以武宁节度使张元徽为前锋,与一万契丹精兵,直接从团柏南下,直扑潞州(今山西长治)、泽州(今山西晋城)。

这一次,刘崇发誓,要把后周连根拔起,把四年前失去的东西全都抢回来!

这一战,就是灭国战!

而为刘崇打头阵的张元徽,堪称是北汉第一名将,他一南下,兵锋直指潞州。

当时后周镇守潞州的是昭义节度使李筠(请记住这哥们,他本叫李荣,避柴荣讳而改名李筠,后来他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赵匡胤的节度使)。

汉辽联军一来,他以两千步骑抵御联军,

结果,被张元徽打了个漂亮的埋伏,太平驿(今襄垣西北)一战,杀了李筠帐下大将穆令均及二千兵马。

联军乘胜包围,除留少量部队围困潞州外,大部队长驱南下泽州。

李筠无奈之下只好,避敌锋芒,退兵上党,固守潞州,并向首都开封发去了告急文书。

当汉辽联军南下的消息传回开封,后周群臣惊慌不已,北汉不可怕,可怕的是契丹人;如果此时后周皇帝还是郭威,他们也不怕,可这个新登基的柴荣,他能行吗?

于是孤独的柴荣,孤独地看着群臣窃窃私语,他很气愤,气愤刘崇视他如无物,气愤群臣对他的不信任。

然而转念一想,他心里又有些窃喜。

上天给自己带来了敌人,未尝不是带来了一个机会!

自己太需要这场战争了,只要此战获胜,自己最缺少的军功,威望,将一战而得!

这样一想,柴荣壮志凌云,意气风发,他郑重的告诉群臣,自己准备御驾亲征!

可是下一刻,柴荣没有得到群臣的赞同,满殿大臣众口一词地表示反对。

反对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刘崇不算是什么,他并不强大,在先帝面前他总吃败仗,自从上次晋州之战,势蹙气沮,这次肯定不敢亲自出战。

现在陛下刚继位,人心不安,不能轻举妄动,你派员大将出兵抵御就行了。

柴荣都给气乐了,啥?刘崇不会亲来?你们能不能再扯淡一点?他都打到家门口了,这叫不会亲来?难道要等到他打到开封,才算亲来吗?

柴荣按下心中怒火,耐心的解释道:刘崇趁先帝驾崩,蔑视我年纪轻,刚继位,有心灭我大周,这次他一定会亲自出兵,我不能不亲自抵挡他!

柴荣直接拍板,不解释还好,一解释,群臣以为这个皇帝好商量,七嘴八舌的反对柴荣御驾亲征。

其实,柴荣对此早有预料。早料到会有人反对,可他没想到,这次带头反对的竟然是后周朝堂上最滑头、最会揣摩上意,最不会得罪人的宰相冯道!

冯道这老家伙,资格老到让人瞠目结舌,每每改朝换代,新皇都得对他礼让三分。

如果此刻提议亲征的是郭威,这老家伙老油条肯定不敢倚老卖老。

这柴荣此时只能耐心的听他讲道理!

这就是威望,柴荣最缺乏的威望!

柴荣很不想甩他,又不得不耐心的跟他解释。

可论打口水战,一百个柴荣也不会是冯道这帮文官的对手。

柴荣怎么说,都说不过他们。

于是,情急之下,柴荣搬出了位救兵——唐太宗!

当初唐太宗平定天下,都是亲自出征。我又怎么敢躲在后面,苟且偷安?

柴荣这话一出口,百官们都快要笑喷了。

什么?你居然自比唐太宗?

唐太宗的皇位是千军万马中杀过来的;而你的皇位只不过是走大运,先帝无后才让你捡漏的!

唐太宗十六岁就从军杀敌,一刀一枪打下了江山;你16岁时在干嘛?是在姑姑面前撒娇,还是在江南卖茶叶?

你自己对着镜子瞅瞅,你有哪点像唐太宗?你有何德何能自比唐太宗?

群臣们都不说话了,沉默以对,因为他们怕自己一开口,怕一张嘴就会不自控的暴笑起来。

群臣的沉默,就是对柴荣最大的蔑视!

柴荣再傻,也看出了群臣们的嘲笑之意,这就是自己的好臣子吗?

柴荣心里有些抓狂,脸色开始有些愠怒,他愤怒的眼神扫过群臣,却不知道该找谁出来答话!

就在这个时候,道行最深的冯道开口说话了,他鼓起勇气,打破了朝堂诡异的气氛。

冯道冯老仙,轻飘飘的回道:“未审陛下能为唐太宗否?”

这句轻飘飘的话,让群臣目瞪口呆,冯道冯老仙竟然还敢怼皇帝?真有种,真带劲!

柴荣很尴尬,非常尴尬,不知该如何作答,他沉默了一会,又请出了一个救兵——山!泰山的山!

柴荣再次按下心中怒火,自信满满的说道:

我兵强马壮,刘崇只不过是乌合之众,我打败他,就像泰山压卵一样!

但是冯道更绝,他似乎没看见柴荣的难堪和愤怒,回答得更加风轻云淡:“未审陛下能为山否?”

柴荣差点当场气晕了过去,这就是他的臣子,这就是他面临的境地,刘崇兵临城下,眼看着大周亡国之危就要来了,这帮大臣,就是这样支持、拥戴他这个皇帝的!

这是怎样的悲哀,他又该怎样的愤怒?

柴荣恨不得当场拔出剑,砍死这帮王八蛋,将他们开膛剖腹,看看大周民脂民膏养出这帮大臣,他们的心是怎样的颜色!

好在郭威临死前任命的宰相王溥打破了僵局,他制止了这场毫无意义的辩论,没有让柴荣被愤怒冲昏头脑,失去理智,没有让柴荣忘了自己的目的是要去打败敌人,而不是跟这帮王八蛋打口水战。

王溥勇敢的站了出来,力挺柴荣!

在王溥的支持下,这场御前会议通过了柴荣御驾亲征的决定!

很快,柴荣制定了作战计划!

三月初三日,柴荣下令:

以天雄节度使符彦卿为主将,镇宁节度使郭崇为副将,领兵自磁州固镇出发,截断后路北汉军后;

以河中节度使王彦超为主将,保义节度使韩通为副将,领兵自晋州东出,夹击北汉;

宣微使向训,马军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清淮节度使何徽,义成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率兵扑向泽州,泽州是刘崇进军开封的必经之路,必须从正面迎击。

三月十一日,柴荣带领自己的亲军、心腹,禁军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以及宿卫将赵匡胤等人从开封出发,准备迎击刘崇。

临出发前,柴荣特意召见了后周大将,镇国军河阳节度使、同平章事后刘词,让他在后方集结后周全部的后备力量,当作后军,火速驰援自己,保证自己有一支生力军,保证自己无后顾之忧。

三月十六日,柴荣抵达怀州(今河南沁阳),柴荣想加快进去速度,手下控鹤都指挥使赵晁却认为汉辽联军,来势汹汹,应该老成持重,避其锋芒。

柴荣火了,都什么时候了,还持重?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战不战也得战!

他马上拿下赵晁,迅速进兵。

三月十八日,柴荣抵达泽州,当天晚上,柴荣率军驻扎在泽州东北,准备继续扑向潞州。

但是,柴荣万万没有想到,刘崇已经不在潞州了。

因为上次刘崇吸取了上次围困晋州,被王峻钻了空子的教训,这时绝不和潞州,多作纠缠,他引兵绕道南下,兵锋直指开封!

但刘崇万万没有想到,他以最快的速度行军,柴荣也以最快的速度行军。

一个要趁你病,要你命,一个要借此战立威。

两人绝不相让,在泽州境内高平县来了个狭路相逢。

于是,高平成为决定后周王朝命运的关键决战!

于是,高平成为柴荣在后周臣民面前证明自己的绝佳战场!

于是,高平成为赵匡胤名扬四海之地!

于是,小小的高平成为柴荣和赵匡胤表演的舞台!


  https://www.lvsewx.com/books/15744/15744513/318033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