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赵家天下宋朝人 > 第八章:当古惑仔遇上叛徒

第八章:当古惑仔遇上叛徒


后汉乾祐三年(950年)五月,史弘肇和苏逢吉的“划拳门”引爆了后汉文武矛盾。

小皇帝刘承祐还曾想劝和两人,结果史飞毛腿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这让小皇帝大为震怒。

史弘肇,你是真不把我放在眼里啊,你实在欺人太甚!我是皇帝,我不要面子的吗?

而苏大嘴巴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小皇帝都拦不住史飞毛腿,自己下场会怎样?于是,他一个劲的窜啜着小皇帝,赶紧弄死史弘肇。

史飞毛腿和苏大嘴巴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更要命的是宰相杨邠、史弘肇、王章和小皇帝的舅舅李业,还有小皇帝的心腹宠臣聂文进、后匡赞、郭允明等人爆发了矛盾冲突。

这样一来,实际上杨、史、王和小皇帝也有了冲突。

在这样的情况下,早就对这帮顾命大臣不满的小皇帝决定不再忍让,开始对这帮大爷动了杀心!

正好此时郭威不在开封城,这让小皇帝觉得自己有能力先干掉杨邠、史弘肇、王章,再弄死郭威。

这年十一月,小皇帝找来了自己认为信得过的四个心腹——李业、聂文进、后匡赞、郭允明,准备实施铲除杨、史、王的计划。

行事前,刘承祐曾去请示了自己的母亲李太后。

李太后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宝贝儿子,这么胆大妄为。

虽然她比谁都希望自己儿子掌握大权,可更为成熟的她是真没想到,要用这种简单粗暴,极端草率的手段。

于是,她提议这事跟宰相苏逢吉商议一下。

她试探性的问道:“这事要不要与苏宰相商量一下”

苏逢吉?就这个大嘴巴?万一他走漏风声怎么办?

国舅爷李业马上发扬后汉轻视文人的传统,来了句:“先帝尝言,朝廷大事不可谋及书生,懦怯误人。”

先帝爷说了朝廷大事不能与书生一起谋划!书生胆小怕事,一定会误事。

此话一出,李太后没话说了。

最后小皇帝做了个总结:国家大事,不是女人能知道的。

好了,小皇帝就这样制定了一个简单的杀人计划。

直到此时,李太后才发现,自己的宝贝儿子,不仅是个皇帝,他还是个只会杀人的古惑仔!

其实,这个古惑仔制定的计划并不严密,在这个古惑仔皇帝发动计划之前,史飞毛腿还有拯救自己的机会。

小皇帝的舅舅李业怕苏大嘴巴走漏风声,结果他自己给走漏了风声,他把这计划告诉了阎晋卿。

这个舅舅脑子也是进水了,他也不想想在“划拳门”中,阎晋卿是在巴结史飞毛腿的。

果然,阎晋卿一听这个,就给吓坏了,直觉告诉他,小皇帝这个计划不会成功,他想来想去,觉得史飞毛腿的大腿更粗,于是他跑去向史飞毛腿告密。

但是,史飞毛腿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居然没有接见阎晋卿!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老天爷已经给了史飞毛腿机会,奈何他不中用啊。

十一月十三日,血腥一幕发生,小皇帝终于挥起了屠刀,开始杀人!

这一天早晨,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个后汉大佬,像往常一样正常上班,却没有想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们刚走到广政殿,数十名刀斧手突然冲了出来,二话不说,直接一顿乱砍。

刀光剑影下,三个大佬也不过是血肉之躯,怎能扛过利刃砍斫?

可怜这三个大佬,就这样阴沟里翻船,被一个毛头小子用最直接,简单,粗暴的手段给干掉了!

然后小皇帝给这三个死人定了罪名,罪名很简单,也很吓人——谋反。

紧接着,小皇帝召集军中将领,发布胜利感言:“邠等以稚子视朕,朕今始得为汝主,汝辈免横忧矣!”

这三个老家伙把我当小孩,我现在才开始算成为你们真正的主人!

军中诸将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拜谢而退。

接下来的戏码很常见了,谋反这种事,怎么只能杀首恶呢?当然是要抄家灭族啦。

于是,小皇帝马上派人把三位大佬的亲属、党羽就地处决。

抄家灭族的大戏,再一次在五代乱世中上演。谁也不知道,小皇帝拉开了怎样的杀戮大幕。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小皇帝通过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把开封城的军权、财权、政权全部收了回来。

先帝爷刘知远留给他的五个托孤大臣,除了郭威在镇守邺都,就只剩下了宰相苏逢吉。

苏大嘴巴能活下来,原因只有一个,他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当苏大嘴巴知道这事后,只能“闻变惊愕”,私下里对人说:“事太匆匆,主上倘以一言见问,不至于此。”

这样的书生,纵使是宰相,对小皇帝没有任何威胁。

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谁都懂。

小皇帝很清楚的知道,真正能威胁他的只有郭威!

或许还有一个小麻烦——史飞毛腿的心腹大将,镇守澶州的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

杀人夺权是会上瘾的,当小皇帝第一次用杀人尝试到了权力快感,他决定再次品尝一下这样的滋味。

不把郭威给干掉,他又怎么能达到人生巅峰?

于是小皇帝开始紧锣密鼓的制定诛杀郭威的计划。

首先小皇帝马上派太监孟业持密诏去澶州,密令自己的亲舅舅镇宁节度使李洪义去杀王殷;又令邺都行营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步军都指挥使曹威去杀郭威、王峻。

然后小皇帝急诏高行周、符彦卿、郭从义、慕容彦超、薛怀让、吴虔裕、李谷等大将入朝,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

有意思的是,他任命苏逢吉为权知枢密院事,让苏大嘴巴名义上指挥全军。

然后,小皇帝开始任命心腹刘铢权知开封府,另一个舅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洪建,权判侍卫同事,内侍省使阎晋卿权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全面接管开封城护卫工作,开封城彻底落入小皇帝掌控。

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这一刻,小皇帝自信满满,他觉得自己能搞定杨、史、王三个大佬,就能搞定郭威。

他不等郭威是否还活着,再次挥起屠刀,派新上任的开封知府刘铢去捉拿将郭威与王峻在开封的家属;同时派李洪建去杀王殷的家属。

其中李洪建是小皇帝的舅舅,这个舅舅是个老滑头,看得比较远,想得比较多。

他只是派人看守王殷的家属,照常供应饮食,并没有杀人,给自己留了后路。

而刘铢则是个愣头青,他和五代大多数将领一样,残忍好杀,这哥们直接将郭威和王峻的家属杀了个精光。

郭威仅有的两个儿子郭侗、郭信被杀,郭威被小皇帝弄了个断子绝孙!

小皇帝这事做得很绝,不留半点退路。

看样子,他是没把郭威放在眼里的,先干掉郭威的家人,再去杀郭威。

可他为什么不先杀了实力最强、掌握兵权的郭威,再去杀杨邠、史弘肇、王章,最后杀他们的家属,这才是正确的顺序。

千百年来,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搞错这个顺序。

柴荣,赵匡胤,感谢这个毛头小子的鲁莽之举吧,是他让郭威绝后才给你们崛起埋下了伏笔!是他给了郭威起兵的理由,才让你们登上了历史舞台。

闲话少叙,接着看小皇帝的表演。

正当小皇帝在开封城等待郭威、王殷人头落地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诛杀计划出现了点问题——一个小皇帝从来都不曾想到的问题!

问题出在小皇帝的舅舅,澶州节度使李洪义身上。

李洪义是个畏懦无能的胆小鬼,当他得知自己的好外甥叫诛杀主将王殷,他怂了,他觉得自己干不掉王殷。

于是,李洪义做了一个可耻的叛徒,出卖这种事,舅舅也干得分外熟练。

而远在开封的小皇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舅舅也会背叛自己!

当天晚上,李洪义将小皇帝诛杀王殷和郭威的密诏告诉了当事人王殷,并把传旨的孟业给带到了王殷面前。

人证物证,一应俱全,李洪义把外甥出卖得干干净净!

请注意一个小细节。

在小皇帝想杀史弘肇的时候,阎晋卿的反应是:“业等以其谋告阎晋卿,晋卿恐事不成,诣弘肇第欲告之”!

在小皇帝想杀王殷家属的时候,李洪建的反应是:“洪建但使人守视,仍饮食之。”

在小皇帝想杀王殷的时候,李洪义的反应是:“虑王殷已知其事,不敢发,乃引孟业见殷。”

也就是说,这三个人都不太看好小皇帝,其中两个还是他舅舅。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从一开始小皇帝的实力就不让人放心,他之所以能成功干掉那三个大佬,完全是因为他们三人对后汉王朝忠心耿耿,而不是因为小皇帝的实力比他们强!

所以他的舅舅会手下留情,会告密;

所以当小皇帝杀郭威和王殷的方法竟然是通过一纸密诏!

密诏,首要关键就在于一个密字,当李洪义选择告密之后,小皇帝的计划就从这一刻开始全盘崩溃。

当一个只会杀人的古惑仔遇上了一个叛徒,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古惑仔横尸街头!

当王殷接到告密后,他一下子就炸了,老王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小皇帝的刀都要架在脖子上了,哪有束手待擒的道理,自己有兵有马,怕他个甚!

王殷马上决定反他娘的。

但是,造反不能瞎起头,自己并不是大头,当然得让大头来干。

王殷灵机一动,先把孟业给控制起来,然后把小皇帝的诛杀郭威的诏书紧急送给了郭威!

于是,就在李洪义告卖的那一刻,小皇帝失败的命运就此被定格。

于是,就在王殷传信的那一刻,后汉王朝灭亡的丧钟就此被敲响!

(注:《旧五代史》、《资治通鉴》记载,刘承祐杀光郭威在京家属在前,郭威被迫起兵,为家属报仇在后;

《新五代史》则记载郭威冷酷无情,不顾妻儿性命,直接起兵在前,刘承祐杀郭威家属在后。本文采取刘承祐杀人在前的说法。)


  https://www.lvsewx.com/books/15744/15744513/318716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