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大鉴赏家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炒作?

第一百六十二章 炒作?


就在走过来的叶秋爽、张老爷子他们都难以理解。

        叶秋爽更是直骂:“你神经病呀?鉴定真伪,非要毁了这件红珊瑚雕件?”

        “你懂什么?我就借这个事,炒一炒锦和拍卖行,将它的名气推上去。”赵天明细声说道。

        可是,周围的一小群人也还是听到,全都嘴角抽了抽:尼玛!满满的套路呀!我说呢!为什么要那么极端,原来是借这个事炒作。

        不对!很快有人意识到,会不会之前质问的那个人,也是他们拍卖行的托儿?

        要是这样的话,锦和拍卖行的用心真的太险恶了。将所有人都玩了一遍呀!

        而之前当场质疑拍卖行,让拍卖会陷入尴尬场面的那家伙,此时非常想要逃离这里。没想到拍卖行会那么狠,他不得不怀疑,那件物品是不是真没有问题。

        按照他得到的信息,那是一件假货。

        事实上,正如锦和拍卖行的人所想,他是别人雇佣来找茬的。跟他接触的那个人清清楚楚告诉过他,最先出场的竞拍品是一件假货。

        只要他在第一件物品上捣乱,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他已经提前拿了两万元,事情成了之后,还有三万元。

        另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身上的这套行头,都是对方提供的。否则,他那里有机会戴好几万的手表?

        杨副总接到赵天明递过来的红珊瑚,神色变了变,手中的一枝红珊瑚断成两截。他发现,这两截红珊瑚有拼接的痕迹。

        霎时间,他什么都明白了。

        这一枝红珊瑚,其中一部分是假的,其他的都是真的。赵天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即把假的折下来,顺带还有一小部分真货。

        那么,留在现场的,自然都是真的,不怕别人检验。

        如此一来,算是保住了拍卖行的声誉。还有,赵天明故意这么搞大,确实是明目张胆地炒作。

        如此,除了一点经济损失,拍卖行这次意外事件,也算是一箭双雕,谈不清是赚了,还是亏了。

        杨副总不笨,立即将手中的红珊瑚拿出去,不能让别人检查他手中的这部分。

        “我去去就来,很快。对了,叫保安,不要让那家伙轻易离场。这件事,我们没完。”杨副总吩咐另外一个负责人。

        张老爷子也是哭笑不得,你要炒作就炒作吧!可演得也太假,太浮夸了吧?

        “我来看看吧!”他开口道。

        “让我也瞧瞧。”

        ……

        一些自认为有点能力的人,都凑过来,开始检查剩余的红珊瑚。

        鉴别红珊瑚,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看纹理。

        红珊瑚都有着平行于珊瑚生长方向的纵纹,且排布较为紧密,在横截面上还有像树的年轮一样的环纹,肉眼鉴别时要注意看这两种纹理。染色海竹也有很明显的纵纹理,但质地粗糙,且颜色呆板,不鲜活。

        经过大家的认真检查,差不多所有人都忍不住吐槽:你们拍卖行也是够了,为了炒作,把一件真品就这么给毁了。

        “你厉害,这一手贱,马上折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叶秋爽瞪了一眼赵天明说道。

        赵天明耸了耸肩:“没办法的事,都被人直接在拍卖会上质疑,我们要是没有动作,那这场拍卖会,甚至我们拍卖行都得毁了。我想着,既然如此,那就搞大一点,就当是花点钱炒一炒。”

        其他人听了,均是很无语,锦和拍卖行什么时候找来的小疯子?

        看到之前的找茬的那位男人被锦和拍卖行的保安请了出去,这件事才慢慢冷淡下来,大家坐会原来的位置。

        拍卖师抱歉道:“刚才那是一个小意外,我们锦和拍卖行十多年来的努力,不能因为一件宝物就毁了。所以,我们赵顾问只好下此下策。好,那么我们就跳过刚才那件宝物,接下来的宝物,也是不容错过。”

        接下来,居然就是赵天明寄拍的唐寅私印,田黄石雕琢的。

        这块印,还是他用一件装印泥的珐琅彩瓷器盒子,从拍卖行这里换来的。

        在场的人,听到唐寅的私印,不少人都打起精神,显然是有兴趣。

        唐寅可是明朝四大江南才子之首,名气非常大,名人用过的东西,价值通常都更高一筹。

        有人调侃过,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普通人用过的东西就是废物,那就是真髓,事实上就差不多是这样。

        不过,唐寅最出名的还是绘画,不是印章雕刻。

        古字画的玩家就知道,唐寅作画很少注明年份,且画风变化不很有规律,很难推测作画时间,也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单就题材来看,唐寅的画作主要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写意画等。

        随着拍卖师宣布竞价开始,现场的人也很给面子。

        毕竟田黄石本身也是宝物,因其产量稀少,而显弥足珍贵,清朝时曾受到皇帝的宠爱,早有易金三倍之说,如今在拍卖市场上更是价格火爆,最高价达每克15万之众!

        “这可是田黄冻石的品质,小是小块了点,但聊胜于无,加上还是唐寅的私印,我要定了。”有人说道。

        田黄石中,可是最珍贵的品种,仅仅是这块材料,就不是几万块,十多万元能买下来的。人家底价都是二十万,不一会,就有人抬升到五十万以上。

        “也是你的?”张老爷子询问道。

        叶秋爽替赵天明回答:“是他的,这块宝物,还是我跟他一起在这拍卖行发现的,最后被他捡了便宜。”

        说到这,有点不甘心,可是有什么办法?自己实力不足,有宝物都是宝物认识她,她不认识宝物,注定是无缘。

        “还是锦和拍卖行捡漏的?”张老爷子惊骇道。

        “也不算捡拍卖行的,当时有人已经给拍卖行寄拍,好像说合同都签了。但后面拍卖行认为有问题,两者吵起来……”赵天明慢慢还原当时的情景。

        可还是听得张老爷子一惊一乍,在拍卖行捡漏,当着拍卖行的人把宝物光明长大拿到手,这是一种值得吹嘘的经历。

        说着,说着,唐寅的私印,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八十五万!


  https://www.lvsewx.com/books/16/16616/51413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