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湘女传 > 第十五篇 吐浑分界 惊心的一夜

第十五篇 吐浑分界 惊心的一夜


巫马师边驾车,缓缓说道:『当年少爷在信中写道,我在西域结识了两位夫人,大夫人阿雅,二夫人阿孜,无赖他们都是魔教中人,然,弟与她们约定终身,为躲避魔教追杀,又不想连累山庄,只好偏安三少爷处,本想在此闲云野鹤了此余生,无赖我与三少爷最终还是被魔教现。塬,自知这样东躲西藏始终难逃劫数,但塬,死而无憾。只是我的孩子…如今大夫人阿雅育有一女三岁,名曰:自珍。二夫人阿孜育有一子两岁,名曰:善。如今决定逃并不是办法,为免后顾之忧,将我最后一滴血脉,送至山庄。愿其平安长大,继承山庄祖业,我与你自小同学同榻,更珍视你如兄长,现愚弟有难,自知劫数难逃,不知前面是凶是福,现将愚子及父亲托付与你,愚弟将在不日之期决战,若我能平安归来,定给兄长来信,愚弟,在外漂泊多年,累了好想回家。』&1t;/p>

        巫马善紧张道:『那我父亲后来到底有没有给你来信?』&1t;/p>

        『少爷,这…这…』&1t;/p>

        『你的意思就是说,我爹死了!』&1t;/p>

        『这…少爷…这…也不能这样想啊!』&1t;/p>

        『不这样想,你还要我怎么想…』&1t;/p>

        子妗,道:『善儿,要冷静。』&1t;/p>

        『师父!我心里好难受!』&1t;/p>

        『巫马师,他信中,就提到了一次三少爷吗?』&1t;/p>

        『子妗姑娘,少爷确实在信中只提到一次,我曾看过无数次。我相信他与三少爷应该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另外当年老奴也曾暗中打听过三少爷和我家少爷的事情,确实是这样。』&1t;/p>

        『巫马师,难为你了,有些事,世事难料啊!』&1t;/p>

        『善儿,师父这次去西域也不完全是为了我的事,还有一部分,也是受你爷爷所托。』&1t;/p>

        『师父,难道是说,爷爷托您找我父亲?』&1t;/p>

        『是的!但是别灰心,是死是活,尚不可知,生总有人在,死也应该总有一具尸体,就算是事隔多年,总不会尸骨无存吧!』&1t;/p>

        『巫马师,你就是胡说八道。』&1t;/p>

        『善儿,叫师伯伯,要知道礼数。』&1t;/p>

        『是,师父。』&1t;/p>

        『师伯伯,以后不可乱说,我心里好难受。对了,信中不是说我还有一位姐姐吗?我姐姐后来怎么样了。』&1t;/p>

        『小少爷,伯伯不敢当,你还是叫老奴管家吧!你姐姐确实有提到,信中说,你大娘舍不得,于是就留在她身边,把你送回山庄,你娘都哭了好几天。』&1t;/p>

        『那我娘呢?』&1t;/p>

        『你娘…老奴后来就不清楚了!你父亲后来就一直没来过书信。』&1t;/p>

        『办事不力,你不知道去找吗?』&1t;/p>

        『善儿,你过分了。不管是自己家人,还是奴婢。说话要注重言词,你师伯伯受你父亲重托,算得上你半个父亲,你十八年来,你师伯伯一直代你父亲在为你尽责,你应该有颗感恩的心。』&1t;/p>

        『是,师父。善儿知道了!』&1t;/p>

        『好了,师管家,前面到哪里了?』&1t;/p>

        『子妗姑娘,前面就是吐浑国地界了。』&1t;/p>

        『天色渐暗,到了前面停车找一个宽阔的地方,露营休息一晚,明日再赶路。』&1t;/p>

        『是,子妗姑娘。』&1t;/p>

        『驾…』&1t;/p>

        马车已经走完了最难走的一段路,路刚好平坦好走一点,天就黑了,这里地处荒僻渺无人烟,虽车上有灯,但风高路稀不得不野外驻扎。马车来到一处宽广平地,点起四堆篝火以防野兽攻击。三人吃完自备干粮已是月明二更。但是一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1t;/p>

        四堆篝火虽然可以防猛兽,但是猛兽并不是人类最可怕的,就在他们刚点起篝火之时,冥冥之中,就已经多了几双眼睛。当时间已过三更时分,几个黑影已悄悄走进他们三人的领地。&1t;/p>

        黑影一共十六人,全身上下一团黑,就连眼睛周围都涂了锅灰,四人探哨四人放迷烟,一人探宝,三人搬运一人控制马匹,还有三人是杀手,分工很明细。可惜的是这群盗匪,偷错了人!&1t;/p>

        子妗身为人师,不得不多担一分责任,身在江湖异域也不得不多一分警惕,他们在篝火中投放迷烟时,被那一点一点的异响惊醒,子妗并没有阻止,而是假装昏睡,查明敌情。当子妗已经确定十六人分工明细以后,子妗就已经计划好反攻了,只是突然有三个人的脚步声靠近,又改变了她原本的计划。当一个人靠近子妗,在子妗脖颈处喂刀时,子妗右手出箫,点了他的穴道。然后地上几个翻身,又快的制服了另外两个杀手,然后又控制了四个放迷烟的,还剩下九个,接下来就是放哨的。最后就是搬运探宝控制马匹的五个人,这十六人全部悄悄的点了穴道。&1t;/p>

        有这十六个人为子妗守夜,这下子妗可以安心睡觉了,直到天亮,他们三人才醒过来。&1t;/p>

        巫马善,道:『啊~这都是什么人?』&1t;/p>

        巫马师也醒了,道:『这…这是怎么回事。』&1t;/p>

        『是昨晚来偷东西的盗匪,这就算是昨晚给他们的一点教训。好了,我也不想知道你们的真面目,也不想知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但是偷窃、还欲杀人,你们确实该死。但是你们运气好,我湘女从不杀人,今天我放了你们,你们走吧。』&1t;/p>

        子妗为他们一个一个解开穴道,毕竟在这里定了三个时辰,他们有的人已经体软脚麻了,一下瘫在地上。&1t;/p>

        『多谢姑娘不杀之恩。』&1t;/p>

        『师父,就这样让他们走吗?』&1t;/p>

        巫马善又道:『我是觉得,如果他们要是回去以后,不甘心,又追回来纠缠怎么办?』&1t;/p>

        『好,学会动脑筋了。你觉得他们还有那个本事纠缠吗?』&1t;/p>

        『没有。』&1t;/p>

        『好了,收拾一下,上路。』&1t;/p>

        『哦,师父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习武?』&1t;/p>

        『善儿,你想习武了?不过,我什么时候考你,你能回答一字不错,那就是你可以习武的时候。』&1t;/p>

        『师父,那现在可以考我吗?』&1t;/p>

        『你的性格太急,容易冲动,今天不考你。』&1t;/p>

        『师父,我想习武,我希望有一天能有师父一样高深的功夫,我就可以保护师父了。』&1t;/p>

        『贫嘴,恐怕是言不由衷吧。』&1t;/p>

        巫马师,道:『小少爷,他学功夫,是为了寻找失散多年亲人。』&1t;/p>

        『你看,你师伯伯都看出来了。』&1t;/p>

        『看出来了,又怎样,我就是要找我爹娘,我要问他们为什么不要我?』&1t;/p>

        『好了,善儿,像你这样,我怎么敢教你武功?你学会内心沉稳,罚你背《道德经》,并抄写一遍。』&1t;/p>

        『师父!我…』&1t;/p>

        『没学,是吧?从明天开始其它的书,都暂时别看了。』&1t;/p>

        『师父!我…我感觉好累!』&1t;/p>

        『善儿,光学武功不读书,就是一个屠夫,长大以后只知道杀人,学武功有什么用。我答应老庄主收你为徒,并不是教你如何杀人,你现在书都没读进去,我如何敢教你其它。』&1t;/p>

        『师父,我读了。不信,你考我。』&1t;/p>

        『好,既然你说读了,那我就考考你,《论语_里仁篇》第十和第十一句?』&1t;/p>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t;/p>

        『好,背的不错!善儿,你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意思?』&1t;/p>

        『这…师父,您可难到徒儿了!徒儿只是会背,可从来不知道意思啊!』&1t;/p>

        『善儿,你读书是为了什么?学武功吗?』&1t;/p>

        『师父…一开始是…为讨好师父,现在是为了习武。』&1t;/p>

        『善儿,为师很失望。善儿,不要读了,像你这样读,读到头,也只是一个傻子。』&1t;/p>

        『师父,不要啊!我听师父的,是徒儿不好,求师父饶恕。』&1t;/p>

        『纳之逆徒,违之初心。善儿,你让为师好伤心,此乃我教徒无方!善儿,平日师父教导你的时间少,你要学会悟。书不可死读,要明白其中的意思和书中的道理。读书并非为了某种目的而读,需要求心求道,有心有道而书自通,刚才的论语我给你解释,你要用心去感受书中道理,也许下次我还会这样考你。』&1t;/p>

        『是,师父,徒儿谨记师父教训。』&1t;/p>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意思就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待和亲近)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就是说,也没有疏远和冷淡,只能按照当时的情况合情合理的去处理。)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意思就是说,君子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1t;/p>

        『师父,徒儿记住了。』&1t;/p>

        『好,那你给我再说一遍。』&1t;/p>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待和亲近,也没有任何的疏远和冷淡,只能按照当时的情况合情合理的去处理。而第十一句论语说的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作为君子要胸怀远大,视野开阔,所考虑的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因为种种利益而做出一些有损道德和民族利益的事情。)&1t;/p>

        『好,你的悟性还是可以的,师父再问你,论语是谁所作?一共多少篇?』&1t;/p>

        『师父,这个我知道,论语是儒家的圣人孔子和他的弟子所作,一共二十篇。』&1t;/p>

        『好,看来确实是为师教导无方,差点因师父的错,误了你的前程。』&1t;/p>

        『师父,是徒儿的错,徒儿知道师父忙,实在是因为徒儿愚钝而冲动。』&1t;/p>

        『好,能知道自身的缺点,也不算愚钝。为师也是有错,责任不全在你!你要记着,书是百善之,也是百恶之,善在于完全领悟,恶在于不能领悟,或者说是领悟与不领悟之间。你以后读的书还很多,先读儒家,这只是个开始,以后还有道家和墨家,以及经略古籍。』&1t;/p>

        『啊…师父!』&1t;/p>

        『我可不可以…将全部的书一下子读完啊?』&1t;/p>

        『不可以,要注意心态,明天就读道家的书,以你现在这种心态,总一天会走火入魔。明天修习道家,调养生息。』&1t;/p>

        『是,师父。』&1t;/p>

        &1t;/p>


  https://www.lvsewx.com/books/18/18341/60420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