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大明:我爹是胡惟庸 > 第二章:宋先生,慎言!

第二章:宋先生,慎言!


“胡参政,你儿子平日里游手好闲,我上课他睡觉,我下课他去逛教坊司,前途何在?更别说京城重地他纵马过街,未免太过张扬,若是传出去,不仅声名尽散,恐怕......”

  宋濂一边说一边摇头。

  “跪下!”

  胡惟庸怒喝一声:“你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还不赶紧给先生道歉!”

  “道歉?为啥?”

  胡定山撇撇嘴:“谁说出息一定要读书?循规蹈矩非我愿,你儿子的才干绝不是区区科举能局限的。”

  “一派胡言!不读圣贤书,胸无点墨,能成什么大事?”

  宋濂怒了,他可是科举总考官,胡定山这话真让他忍无可忍。

  “呵,宋先生读了很多书是吧?又读出了什么事情?知不知道什么事一国之本!”

  胡定山毫不退缩,反问道。

  “国本,自然是教化万民!经学儒道,以此治理国家,事半功倍,天下可定!”

  宋濂摸着自己的白胡子摇头晃脑。

  “我看你才是胡言乱语!”

  谁料胡定山突然高声呵斥,他指着被骂呆住的宋濂冷笑道:“一国之本是为农,四书五经?能吃吗?天灾发生饥荒降临的时候,那不过是一堆废纸,饿殍遍地易子而食的时候,经学儒道有何用?用来写墓志铭吗?”

  “你!你敢不尊儒家,区区莽夫竟敢如此大言不惭!”

  宋濂站起身来指着胡定山。

  “逆子!”

  胡惟庸见宋濂脸色难看,顿时大怒。

  宋濂地位尊崇不仅是科举总考官,还是太子太师,太傅,与他恩师李善长并驾齐驱,更是当代第一大儒,这个逆子到底在干什么?

  “没说完,刚才宋先生你说,不读书不以成大器,要知道当今陛下,可是从放牛娃到农民再到行乞僧人,最后君临天下立国大明,建元洪武,这还不算成大器?”

  “虽然陛下后来认真钻研读书,可是在那之前,陛下就没有资格做天下共主?”

  “先生又说,区区农民难以和大儒相比?可别忘了,陛下一家人都是农民,先生你的意思是陛下比不上你这位大儒?”

  “宋先生可曾种过田?一辈子吃的都是别人农民种出来的粮食,居然开口瞧不起农民?”

  “宋先生,学生劝你慎言!”

  胡定山说完,看着脸色惨白瘫坐回太师椅上的宋濂,心想就你这五百年前的知识见识,想唬住我?

  场面一时间很安静,胡惟庸脸色也很白,他小心翼翼的看着宋濂一口一口大喘气,心里求着这位八十多岁的老大儒千万要喘上每一口气,别被气死在自己家里。

  同时他拳头握的很紧,胡定山的话纵然有一点道理,但这不影响自己回头打死这个逆子!

  “这么热闹?”

  恰在此时,换上一身常服的朱元璋笑呵呵的走了进来,他先是看了一眼宋濂:“宋先生这把年纪了别动气,来人,送宋先生回去休息,这几天都不用授课了,养好身子再说。”

  看见朱元璋冷冽的眼神,宋濂吓得惊魂不定,陛下什么时候来的?刚才的话陛下听见了吗?

  宋濂在惶恐中被人半扶半架走了。

  而见到朱元璋,胡惟庸顿时一惊想要跪迎却发现朱元璋摇了摇头,才注意他没有穿龙袍。

  胡惟庸心思灵敏,知道陛下这是不想暴露身份,便犹豫着开口:“八爷,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我的贤侄,贤侄说得好啊,咱当初也跟陛下一样,只是个农民,宋濂就是读书读太多了,人老了脑子也昏了。”

  朱元璋笑呵呵的看着胡定山。

  他早就来了,在胡定山刚刚被骂的时候就站在了门外。

  胡定山今天的话,正正好好说在了朱元璋的心里。

  朱元璋可是饿过肚子的,饿殍遍野易子而食千里白骨,这些成语描述的画面,他朱元璋可是真真切切看过的,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在哪里?

  他朱元璋最不喜欢的就是虚伪的读书人!

  “呵呵。”

  胡定山回头瞥了一眼朱元璋,心想你谁啊,我跟你很熟吗?还贤侄,谁让你超级加辈的?

 “还不快喊八爷!”

  胡惟庸瞥见了儿子的表情,以他对这个逆子的了解,知道这家伙不在想什么,顿时心里一阵发寒,这可是陛下啊!

  “这种虚礼免了,贤侄目光独到,咱倒是想和他多谈谈。”

  朱元璋悠哉游哉的坐在了宋濂刚才的位置,让一旁的胡惟庸如坐针毡,他想站起来又不敢,坐着又觉得大不敬,可谓是难受至极。

  “有话快说,有.....我很忙的。”

  胡定山真的很忙,他还有一屋子种子没有种呢。不过他还是忍住了有屁放这三个字,这个八爷看起来身份不凡,起码胡惟庸这个样子已经被吓麻了,自己应该惹不起。

  “你年纪轻轻,是哪里来的如此见解?”

  “我做梦。”

  “做梦?”

  “梦里有个白胡子老头,他告诉我的,说道家讲究无为而治,但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天道,承天时而顺地理方可人和,至此才可定天下。”

  听了胡定山的话,朱元璋皱起眉头:“道家?”

  白胡子老头托梦这个事情,朱元璋并没有太多怀疑,毕竟本朝就有一个活生生的半仙,机关算尽助他一统江山的刘伯温。

  “简单来说,物尽其用,人尽其值,万事万物都有规律,治大国如烹小鲜。而要管理天下,只需要找到这些规律即可,农民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努力耕田,商人看见利益,便会死抓不放,兵勇首先要贪生,才能不惧死亡于绝境中求生。”

  朱元璋沉默。

  好像真的如此,万事万物都有规律,找到规律加以利用......

  朱元璋忽然觉得困扰自己的治国大计,貌似有了方向,心中惊喜的同时也不免震惊,胡惟庸这个儿子,是个人才!

 “贤侄有如此才干,想来很快就能入仕,报效朝廷。”

  一旁的胡惟庸听到朱元璋的话,内心狂喜。

  “没兴趣,封侯非我愿,但愿桑农定。”

  胡定山撇嘴:“我研究出来一批高产的种子,到时候分散给众多农民,让他们辛勤劳作以后,大丰收的粮食交完赋税能有不少盈余,这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

  “当官?一顶乌纱罢了,谁在乎。”

  “高产种子?”

  朱元璋心里对胡定山愈发欣赏,也愈发好奇了,他从没听说过种子还能研究的,稻种的标准不就是质量好与坏吗?

  “亩产可达两千斤!”

  胡定山傲然道,这可是系统出的精品。

  “哈哈哈,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是对的,多努力努力。”

朱元璋有些无语,亩产两千斤?现在大明最好的田一亩也只出四五百斤,这小子懂不懂什么叫做种地啊?

果然,还是个孩子,有眼光,但是同事手也举得很高,需要敲打。

  “慢着,你不信?”

  胡定山一脸严肃:“我们打个赌。”

  朱元璋愣住了,打赌?

  胡惟庸很想喊救命,但是他不能,所以他不断用想要杀人的目光,假装慈祥的看着自己的逆子!

  “赌我能不能亩产两千斤,能的话,这些种子我都卖给你,我要黄金千两,不能的话,我这条命给你了。”

  胡定山一说完,胡惟庸就知道完了。

  果不其然,听到了黄金千两以后,朱元璋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去。

  胡惟庸腿都吓软了,他很清楚朱元璋的秉性,深知朱元璋最最痛恨的就是贪官和贪钱的人!

  这个逆子敢在朱元璋面前提钱,而且还要这么多,这不是找死吗?


  https://www.lvsewx.com/books/20728/20728281/859393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