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成大明贵公子 > 第十七章 年少有为王正宇

第十七章 年少有为王正宇


  
看着太子居然老老实实地低头看着书,半天没有歇一会,弘治皇帝也是心中一暖,同时对于王正宇跟自己讲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也是发自心底的赞同了。如若不然,想来顽劣的太子又怎会变得如此乖巧呢?
又翻阅了几份其余子弟的答卷,弘治皇帝都觉得有些味同嚼蜡,要么就是只知道一味的堆砌词藻,华而不实,要么就是有些异想天开,颇为幼稚。
什么发兵五万,耗费钱粮十万两,一路北上,孤军深入敌后,一举荡平鞑子,斩草除根,用绝后患之类的话都能说出来,实在是令人贻笑大方!
又看了看认真学习的太子,心里就是一阵自豪,要是朕的龙种参加校阅,不说拔得头筹,起码前三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一时间,心里也有了考校考校太子的心思。
“照儿啊,如果你来参加今年的校阅,对于朕出的题目,你会如何作答啊?”
还以为自己又惹到这不讲理的狗皇帝了,朱厚照松了口气,来了几分精神,这等事情,不就是自己最为擅长的吗?
抬起了头,眼里充满了自信,朱厚照毫不犹豫地开口了。
“回父皇的话,要是让二臣来,只需要给儿臣三万精兵,再由儿臣御驾亲征,有了儿臣的名号,鞑靼人必定会倾巢而出,巴不得再弄出一次土木堡之变来,只可惜儿臣可不是英宗那样的天子,到时候只要弄出两份车驾,一虚一实,虚的负责吸引鞑靼人的主力,儿臣则亲自带兵孤军深入敌后,一举荡平鞑子,把他们的妇孺老幼全部抓走,再一把火把他们的牧场给烧光,牛羊全部宰杀,到时候等鞑靼人意识到自己中了计,回到大本营,早已经是空无一物了。”
看着一脸兴奋,甚至有些手舞足蹈蠢蠢欲动的朱厚照,弘治皇帝心里一万头西域神马奔过,黑着脸从一旁拿起了那根“孝棍”,朝着朱厚照就是走了下去。
“朕让你不敬祖宗,让你孤军深入,让你好武动兵,让你空无一物!”
每打一下,暖阁里就发出一声朱叫,朱厚照心里就对王正宇多了一分恨意,这该死的狗东西,好的不教,非要跟父皇说什么棍棒底下出孝子,实在是该杀,该杀!
要是这小子落在了自己的手里,自己不将他坑的生不如死,自己就不姓朱,改姓猪!
……
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几眼缩在角落低头看书的朱厚照,弘治皇帝又坐回了御案上,看着自己跟前的一堆答卷,又翻看了几遍,才下定决心,重新拿起了王正宇那张有些不合规矩的卷子。
早年缺乏关爱,饱受人情冷暖,让弘治养成了一副优柔寡断的性格,但这种人,一旦决定了要做一件事,就必定不会在意他人的目光和议论,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自己更靠得住,更信得过。
让萧敬备了笔墨,弘治皇帝提起了朱笔,又犹豫了片刻,最终,这朱笔落在了王正宇的答卷之上,画了一个红圈,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把笔递给了侍立于一旁的萧敬。
看了看那歪歪扭扭的字迹,“治大国如败小家”几个大字再一次映入眼帘,又想到那小子跟自己讲的那番言语,弘治皇帝露出了一丝无奈。
这个圈落在萧敬眼中,却是差点惊得萧敬将朱笔从手中滑落,多年的主仆情分,萧敬自然明白这个红圈代表着什么。
只是将王正宇那败家子拔为头筹,这未免也太有些惊世骇俗了,要知道,这校阅第一的答卷,可是会被人传抄观看的,要是让别人看到了王正宇写的“治大国如败小家”,不知道要引起多大的轰动,又要引起士林的多少议论。
“陛下,老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萧敬规规矩矩地在一旁垂着手,显得很是恭谨。
“不当讲那你就不要讲!”弘治皇帝自然知道萧敬要说什么,只是有些事情自己已经决定了,就不需要别人再一旁指指点点,尤其是萧敬这样的贴心人。
“老奴……”萧敬有些委屈。
“退下吧,让人去成山伯府传旨,成山伯之子王正宇,深得朕心,谋国有方,校阅奏对,辞令严谨,特点王正宇为校阅头名,赐金腰带,另敕其为五军都护府总旗官,兼任詹事府府丞。”
看着陛下心意已决,萧敬只能将口谕记了下来开始起草圣旨,又有些不甘心的退了下去,这该死的败家子,不但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害得太子殿下挨了训斥,今日还连累自己被陛下责怪,实在是不当人子!
……
王正宇依旧每日在家里盘算着自己的生意,若是可以借来朱厚照的龙皮,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如果不行的话,这英国公的玉带也还是可以考虑滴,要是再不行,自己就去找丰城侯李承祚,只要将彩弈局的利润和发展前景透露给他,凭着此人的头脑,必定愿意与自己合作。
虽然丰城侯和自己成山伯府在京城里都算不上十分显赫,但好歹也是一伯一侯,又有金钱开路,想必也能把班子拉起来。
大不了到时候就把手伸向南京城,反正南北两京的勋贵由于立场问题,北京城里的大部分勋贵都是跟着朱棣起兵,奉天靖难获得封赏,而南京城里的大部分都是太祖时期遗留下来的老牌勋贵,所以两派一直不和。
要是自己将屠刀对准了南京城里的肥羊,再适当的让出一些利润来,到时候就算是南京城里的肥羊想要对自己动手,也不怕北京城的人会袖手旁观,坐视不管。
就在王正宇谋划着自己大业的时候,张包一脸慌张地冲了起来:“少爷,少爷,大事不好了,宫里头来人了,说是有旨意给您,伯爷已经让人去准备香案了,您也快起身去接旨吧!”
对于少爷跟自己说的“治大国如败小家”,张包自然是记得的,拿皇帝老子开玩笑,这还能有好?如今宫里头来了人,多半就是要责罚少爷的吧!
王正宇也是有些紧张,自己不讲理,但皇帝更不讲理啊,要是自己的那番言论真的惹怒了弘治皇帝,对于整个成山伯府来说都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定了定心神,想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实在不行小爷没了活头,就来了“正宇来了不纳粮”,在喊上一句“满城尽带黄金甲”,就不信拼不出一条活路来!
胡思乱想间,王正宇也已经在张包的搀扶下跪在了门口,中门大开,焚香祷告,才把传旨的小太监给请了进来。
王志忠也有些紧张,毕竟突然来了圣旨,还点名是让王正宇接旨,会不会又是这小子在外头惹了什么祸患。
就在众人天人交战之时,小太监开口了:“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成山伯之子王正宇,深得朕心,谋国有方,校阅奏对,辞令严谨,特点王正宇为校阅头名,赐金腰带,另敕其为五军都护府总旗官,兼任詹事府府丞,钦此!”
语毕,小太监就一脸讨好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几人,尽管自己也觉得像做梦一样,可陛下就是这么说的,老祖宗也是这么吩咐的,具体是因为什么他不知道,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成山伯府,要起飞!
“伯爷,小伯爷,快接旨吧。”
幸福来得太突然,王志忠显得比任何人都还要震惊,张包则思索着自家少爷会不会是和皇帝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毕竟那天少爷可是被叫去了大半个时辰呢,又想到当今天子只有一个皇后,心里就是喜忧参半……
王正宇也没想到,自己的“胡言乱语”居然真的把这弘治皇帝给唬住了,不过相比起那所谓的金腰带和总旗官,他对那“詹事府府丞”更加感兴趣,毕竟这就意味着自己可以接近朱厚照那个掉进钱眼里的家伙了。
凭着自己和太子殿下的交情,到时候借张龙皮用一用不过分吧?
起身接了旨,王志忠又给小太监塞了一把银子,如今自己阔了,出手也是大方起来,直接就给了六十六两的喜钱,小太监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宫。
殊不知,王正宇高兴的同时,朱厚照比他还要高兴。
苍天好轮回,可曾放过谁,你小子这下子落在本宫的手里了,还是那句话,要是不把你坑得生不如死,自己就不姓朱,姓猪!


  https://www.lvsewx.com/books/23940/23940461/530669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