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陶宝 > 第十二章 冬心端砚

第十二章 冬心端砚


  吃过午饭,几人便回到古玩铺中歇息一会。半小时后,沈宸又开始对西面架子上的古董进行鉴定。

  西面有两个架子,中间隔了一条走道,每个架子上约莫有百十来件东西。

  沈宸一个个看下去,两百件东西看了有四个小时,此时已经快五点了。

  沈宸在笔记本上写完最后一字,活动一下四肢,走向了姚启明坐的桌子。

  “看的挺快嘛,有什么发现没有?”

  “运气运气,两个货架上有些东西都印着我们乐斋的款识,而且内容也写得比较详实,有了这些提示,我才能这么快看完。”

  “嗯,懂得观察,不错。但是也不能耍小聪明。我们乐斋做生意,是非常诚信的,但是你不能因此陷入惯性思维之中,要知道有很多障眼法都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才使人很容易陷入其中。来,把你写的给我看一下。”姚启明说到。

  沈宸将笔记本递给姚启明,姚启明大致翻了一下,点点头:“一些细节处理的比上午还要好了,有长进。不过你的问题还是存在,知识储备不够。光有直觉,没有知识储备,就很容易陷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这对你以后的发展很不利。”

  沈宸听了心中一惊,没想到姚启明寥寥数语便将他现在的困境说了出来:有特殊能力的加持,古玩的真假年代和价值不在话下,但是具体到古玩的用途和文化价值,他现在的知识便有些不够看。

  果然都是老妖精,不简单。沈宸心想到。

  “很多天才,对古玩有非比寻常的直觉,但是因为不肯花功夫,最后也是泯然于众人。沈宸,还有大强、阿泽,你们也要记好。毕竟你们也不可能当一辈子的学徒,总有一天你们也要独当一面的。”

  “知道了姚叔”三人皆回答道。

  “沈宸,看完了那边的物件,你对我早上说的那个端砚有什么看法?”姚启明问道。

  “那方砚台是端砚不假,但是不仅仅是金农的款识这么简单。”沈宸回答说。

  “哦?为什么?”姚启明问到。

  “在那方端砚上,刻有一梅花图、一句“为有暗香来”的诗文,及“乙巳冬心”的款识。冬心乃是金农三十岁时自号。当时他与好友在江上游玩,却得了疟疾。病厄之下,他根据崔国辅诗句“寂寥抱冬心”语意,自号“冬心先生”。乙巳年,推算来但是金农正当三十九岁,这与冬心的出现对的上。此年他在春天前往泽州,九月赴山西,旅居三年。当时他已经与同为扬州八怪的汪士慎成为好友,在他前去泽州之前,汪士慎等人与他送别。我觉得这款端砚很有可能是那时候所作。”

  “嗯,然后呢?仅仅因为这一点,好像不足以证明此端砚另有玄机吧?”姚启明问道。

  “我觉得这方端砚的玄机,就在于这墨梅图上。”

  “为什么?”姚启明眼中有些许笑意。

  “首先,金农的画基本是五十岁以后所作,此时金农才四十岁不到,时间不太对的上。但是这并不能完全作为证据,因为文人之间像应酬唱和,吟诗作画很正常。更重要的还是风格。我觉得这幅墨梅图的风格更加接近于他的好友汪士慎的风格。汪士慎笔下的梅花清妙而风雅,但是金农的梅花一般显得比较苍凉遒劲。所以我更倾向于这方端砚是汪士慎画、金农书的合作。这一点与那年春天汪士慎送金农去泽州也对的上。在送别时期,书画相和,也是雅事。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汪士慎的名字没有写上去。”

  “精彩,精彩”沈宸只听得后面有人鼓起掌来。再一听,却是姜老的声音。

  “姜老,您来了。”沈宸对姜老问好到。

  “来的是时候啊,正好听到这么一段资料详实,又颇有逻辑的宏论。”

  “姜老您说笑了,我这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了。”

  “欸,什么班门弄斧,年轻人就要有股子什么都不怕的劲头。做古玩、玩古玩是要心细如发,也要揣摩人性人心,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心性给消磨了。我快七十岁的人了,还向往着‘相逢意气为君饮”。年轻人太谦虚不好,之前里讲话的时候就很有风度嘛。”

  姜老看向那方端砚,眼中有回忆之色:“你说的不错,这端砚是汪士慎画、金农书的一方砚台。而且保存的非常巧妙,采用‘石中藏玉’的手段。我当时买到的时候,外面只是一方普通的砚台。但是那砚台非常粗大,我就觉得很奇怪。后来我研究了一宿,终于把这方砚台取了出来。”说完他又自嘲似的笑笑:“现在可熬不了夜咯。”

  “老爷子您现在可是国宝级的人物,可要注意身体。”姚启明笑道。

  “什么国宝不国宝的,我又不想当熊猫。”姜老也笑了。“但是当时我其实取出来的不是这一方。”

  “不是这一方?”岳志强有些惊诧,他其实是姜老一个老友的孙子,在他记忆中,姜老很久没有这样长时间地说过话了。

  “对,不是这一方。其实内容也是一幅墨梅图,加上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但是落款却是汪士慎。我当时也觉得很奇怪,因为虽然字是汪士慎的风格,但是画却像是金农的画。后来有一天,我去一个朋友家参观的时候,竟然发现了沈宸手中的这款端砚。此时我心中的疑惑才算解开,原来这两方端砚都是金农、汪士慎二人临别时之合作。书金农款的,金农书汪士慎作画。书汪士慎款的,汪士慎书而金农作画。我将事情来由与朋友一说,竟然也解开了他很久以来的疑惑。”

  姜老顿了顿,似乎还在怀念之中:“我与那个朋友一说,他便非常开心,连说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好几年,没想到今天居然能解开。我问他这方砚台是如何发现的,发现他竟然也是破解了‘石中藏玉’的障眼法,将端砚取出的。当时我便感慨,世间之事,竟能巧合若此。”

  “后来我们猜测,估计是之前有一藏家同时拥有这两块砚台。但是乱世多灾祸,为了保护砚台,他以石中藏玉的手法将两块砚台伪装好。不过颠沛流离之间,两方砚台佚失,彼此天涯一方。但没想到百年以后又能如此见面。”

  “我们也都知道对方必然不肯出售,我便提议我们互相交换砚台。那位朋友也是欣然答应,我便拿到了现在这一方。”

  “那姜老,恕我冒昧,您···怎么还把这砚台放到店里来?”沈宸问道

  “哈哈哈,我就不能把砚台放在店里给人参观吗?我可没有敝帚自珍的习惯。古玩一途本就要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才能有所长进。我们的好友知道我们这件轶事的也不少,有的专门还找我们来观赏那两方砚台。今天我就是把砚台拿回去的。”

  沈宸心中了然,对姜白岩说:“姜老,我明白了。”

  姜老笑了笑,对沈宸说到:“沈宸,你今天第一天干活,有什么想问的没有?”

  沈宸对姜老说:“姜老,我还真有个问题。”

  “哦,你说说看?”

  “其实之前不管是在拍卖公司,还是在一些古玩店之中,我都觉得古玩是个很贵,很耗钱财的事情。当时我今天来这里一看,发现很多晚清民国时期的东西,甚至明代的东西,标价都不过万。我能确定他们是老的,但是这价钱有些让我,怎么说,不太适应。”

  “呵呵呵,这是个好问题啊。启明,你和他说说。”姜老说到。

  “沈宸,你说你觉得古玩很贵,很烧钱,也对也不对。我们确实能看到一些古董一经鉴定,摇身一变便身价百万千万,甚至上亿。这也造就了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也使得现在古玩的热潮越来越火爆。但是宝物被捡漏毕竟也是极少数现象。就像你之前买到的越窑粉盒,这毕竟不能作为一种持续的手段。甚至宝物本身也是少数。”

  “古玩市场,其实也是艺术品市场的一部分。只是这些艺术品年代相对比较久远一些。但是再怎么久远,它也要有艺术价值才能在艺术品市场上有个好价钱。所以看到的很多天价古董,他们本身就代表了那个时代艺术的巅峰,所以才能拍出如此高的价钱。但是一个时代有高峰,就有小丘,就有平原。大多数的艺术品其艺术价值并达不到高峰那个程度,而他们的价格也比高峰要差了非常多,哪怕本身的艺术价值不错,价格也不会特别高,因为炒作的成分少。”

  “事实上,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真正被人所追捧的艺术品永远都在一个框架里。所以我们能看到前年七八千万美元成交的东西,可能明年拿出来拍卖就上亿了。但是这个框架外的东西,除非特意炒作,价格一般会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内。也是这个原因,真正的收藏家对于古玩市场的炒作其实是有点抵制的。最喜欢炒作的当然就是资本。”

  “而你之前说到我们店里晚清、民国时期的东西,其实就是后一种。他们的价格相对来说能够匹配他们的艺术价值,相对于入门的玩家也很友好。其实入门级的艺术品就应该是这样,拥有能让人欣赏的艺术价值,但是价钱又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现在炒作晚清、民国物品的人越来越多,这其实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我们乐斋,就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创造一份净土。”

  “好个创造一份净土啊”姜老说到:“当时我将其取名乐斋,就是希望人们能领会到古玩收藏之乐,挖掘古玩背后的文化。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文化都好嘛,比如那方端砚,就承载了现代的一段友情。搞收藏不能为了收藏而收藏,更不能怀揣一夜暴富的想法而收藏。古玩的乐趣是绵柔悠久、细水长流的。我买了一个东西,天天看着它就高兴,找关于它的资料也高兴,保养起来更高兴,这就是很好的状态。”

  沈宸三人听罢,各自露出所有思的面容来。

  姜老和姚启明也很高兴,毕竟能通过一件小事让几人领会到这些思想,他们也是很乐意做的。

  “谢姜老和姚叔”沈宸突然向姜老和姚启明鞠了一躬。

  “和你们年轻人说说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心得,那是应该的。主席说过,世界终究是你们的,我们再过十来年也看不动东西,那时候小姚就接我们的班,等到小姚也老了,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靠你们这一代了。”姜老扶起沈宸道。

  姚启明听了,似乎想起什么,眼中竟然有些晶莹。

  “好了,已经五点,差不多也要下班了。我可没有剥削的习惯。”姜老笑道。“启明,你和这三个小子整理整理店铺,我先回去了。”

  说罢,姜老拿着那方端砚离开了古玩店。


  https://www.lvsewx.com/books/28/28520/4565392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