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胡汉战乱,英雄末路 > 第四章 对弈2

第四章 对弈2


冯季姜凝视着杜美人腮边梨涡,长叹道:“有时我真的很羡慕你,家世清白身世简单,不必象我们一样纠结。背负着母国的耻辱内心的谴责委身于他的身下,却又离不开他施予我的爱意柔情。一边怨恨一边爱,你不知道,这有多痛苦。我这样…到底对不对?”

        她沉浸在自己的恩怨情仇中,未曾留意到杜美人紧握着白色马子的手,已被雕刻尖利的马头刺出了血。杜美人将那棋子纂在手心里,良久方释然,面上恢复了淡淡的笑。

        “这世上只有成败,没有对错。你认为值得,那便是对的。”

        冯季姜听到这话,呆看着棋盘上黑白林立的马子,沉默不语。两颗玉石骰子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彩。她的目光飘过,只觉自己的前途如同掷骰子一般,无法预知,听天由命,全然不在自己的手里。

        孤身一人陷入别国深宫,一切都是陌生的,内无亲人可依,外无戚畹仰仗,荣辱盛衰,一切只寄托于那男人对自己的态度。自幼亦生长于宫廷,她很清楚,帝王的恩宠,是天下最不可靠的虚荣。

        “前日宫中宴饮,我见殿下频频向我燕国来的儒士敬酒,还与他们相谈甚欢。”冯季姜沉默良久,斟酌开口道:“那些曾是故国培养出的人材,我也认得一二,你说…我是不是应该,”

        她未说完已被杜美人打断。“公主不必动这个心思了。”她摇头道:“公主初来乍到,不曾熟悉我国体制。

        魏国以游牧民族征讨中原各部,对中原地带原有民族,一直是无法完全掌控的。盖因被征服地区多是农耕区,也就是汉文化影响深远的地区,而鲜卑人尚处于氏族部落状态,原始的管理手段根本无法驾驭先进的农耕文明。

        因此太祖曾多次改制以适应汉人习俗,强制牧民放弃游牧,发给他们土地农具,让他们以种地为生,连都城都由草原上的盛乐迁到汉人聚集的平城。

        可这些施政举措遭到了鲜卑贵族和各部落首领的强烈抵制,他们自然是不愿失去原有的游牧习性和管理手段的,没有牛羊牧马和奴隶,便当不成奴隶主,便没了身居高位的基础,成了孤家寡人。

        太祖皇帝一时又需要鲜卑各部首领贵族的支持,只得妥协,在汉化和胡化中寻找平衡。因此朝廷出现了两种行政体制,内朝和外朝。

        外朝完全照搬汉制,负责被征服之地的管理,内朝是鲜卑人内部的官职体系,负责本族内部以及游牧之地的事物。内朝官的权力比外朝官大很多,属于天子依靠的核心,非鲜卑贵族及皇子不得出任。

        即便是在各曹之间跑腿的凫鸭,亦从不授予汉人。公主就算搭靠上了汉官,也无济于事。天子景仰汉人儒学是一回事,倚为心腹是另一回事。”

        “凫鸭?”冯季姜哑然,眨着眼呆问:“是人是鸭?”

        “当然是人,鸭子如何当的了官?”杜美人掩口。“不仅是人,还要是血统高贵的亲信之人。我国命名官职颇具古风,拟远古云鸟之义。

        此所以内朝出现诸多鸟官。例如诸曹走使谓之凫鸭,取飞之迅疾之意。

        又有伺察者为候官,谓之白鹭,取其延颈远望之形。公主尤其要提防白鹭,他们见得深望得远,为天子耳目。脖子真是与白鹭一样长,哪里发生点什么都能勘察到。

        去年天子身边一位得宠椒房,便被长孙白鹭探到她阴交外臣以谋同党,给处死了。”

        冯季姜呆呆望着杜美人,又惊又惧。这里与她的祖国不仅风俗习惯相差甚远,连典章仪制竟也如此陌生,她忽然感到十分孤独和后怕。

        以前的学识见识似乎起不了什么作用,独处异国深宫,名为妃嫔,实为人质,怎一个步履维艰可诉。她茫然看着对面的女郎,越发觉出她的可贵。

        “谢谢你的指点。”她的眼中充满感激,又渐渐转化为崇敬。

        “静德,你与先皇后,是同一族么?”

        杜至柔摇头。

        密皇后杜氏,当今太子生母。生前的封号只是贵嫔,太子立储前去世,今上追赠杜氏为皇后,谥为“密”。宫中一直流传杜贵嫔系为人所害,暴毙而亡,曾侍奉在她左右的宫人宦者也在同一天悉数自尽。

        杜至柔重新摆好棋子,边摆边笑道:“先皇后是魏郡邺县人,平阳威王之妹,魏晋勋旧之后。我家确是寒门小户…”

        “不象。一点不象。”冯季姜望着她,摇头。“你像是出自簪缨门第,钟鼎人家。气品高华进退有度。我在燕国时,宫里内教习便出自河东柳氏,我朝仕林亦网觳不少世家大族的贤德之材。他们的行动举止,风化教养乃至气节风骨,出世入世,情怀理想皆自成一派,一望便知,就是你这样的。”

        她望着杜美人的眼光里闪过一丝疑惑:“若你真是庶族出身,怎会对朝政如此熟悉,了如指掌?”

        杜美人微微一笑。“家严自布衣入仕,仅一个从六品的门下省起居郎就做了二十年。泰常五年迁正六品詹事府丞,至今又是三年。

        寒门庶士做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到头了。我家门楣虽低微,到底是官宦人家,这点见识,还是有的。”

        门下省起居郎,民间俗称史官也。从六品上,掌录天子起居法度,时刻跟在皇帝身边,专门记录皇帝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哈欠一咳嗽。

        本朝效仿汉制,凡遇常朝,起居郎居文武第一班之前,立于御座之下的金狻猊旁,距离皇帝很近,便于观听。

        天子每出玉音,起居郎便和墨濡笔,飞草疾书,一字不落。是故前朝后宫,皇室秘闻,臣子轶事,均逃不出这支董狐之笔。杜起居郎下朝回家,只须稍微提上几句,便够家人管中窥豹的了。

        詹事府丞,东宫大管家也。负责掌统太子家族府,坊,局之政事,太子及其家人事无巨细,尽在执掌中。

        冯季姜点点头。“难怪。”

        此时就听宫人传报太子来了,二人先前都是跽于壶门榻上,尚未来得及下地立起,太子已进阁中。二人依旧维持着跽坐姿态,只稍微直立欠了一下身,算做行礼。

        太子面带温和微笑,手臂虚扶,算做还礼。看到几案上的双陆,兴致勃勃笑道:“两位好闲雅。战况如何?”

        冯季姜撇嘴道:“妾哪里是杜娘子的对手,逢战必输。”她瞟了一眼太子:“殿下来的好,这局就换做殿下来玩罢!妾今日定要一雪前耻,全靠殿下了。”她笑嘻嘻起身下地,拉过太子坐在她原来的地方,又抱起脚边的白鼻猧儿,乖巧依偎在太子身旁。

        太子笑盈盈看着对面丽人。这一年他专心陪着冯季姜,几乎没再注意过其他女人,只在几次节日家筵中,远远扫过她们几眼。

        一年不见,这女孩儿完全变样了。不仅长高了许多,容貌上也脱了以前的稚气,朝着妩媚方向发展。“还算当得起这封号。”太子仔细端详着她的五官脸庞,心中暗自感叹。

        有季姜在侧,杜至柔的姿色最多只能称上标致,并不十分出众。季姜的美犹如耀眼的霞光,只要她在场,便衬的身边所有女人黯然失色。

        太子每日被这霞光笼罩着好似云中仙人,分不出半点心思去欣赏凡间的美。今日仔细品味,才知淡雅清新亦有动人之处。并不十分美丽的容颜,却在明眸善睐间尽显婉娈之姿,窈窕之秀。睫毛极长,双眼在顾盼时神采飞扬。

        最能使人心生亲切之感的,是她笑起来时面颊上的那双漩涡。她笑的时候整个人都是透明的,如同浩荡明媚的春天,温暖澄澈,没有半点心事的样子,朝气蓬勃,令人不由得想去靠近,感染她身上愉悦的气息。

        太子从她忽闪忽闪的一双清亮眼眸中,唤醒了自己久远的记忆。从这女孩子身上,他得到过一声嫩嫩的关怀,得到过欲诉还休的诱惑,得到过亲密幻想的满足。


  https://www.lvsewx.com/books/32119/32119551/269311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