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明末汉之魂 > 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见天日

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见天日


  崇祯十三年正月初一,黄汉带着上千文官武将在辽阳原总兵府现在的“汉王”行辕门前的广场上见证“传国玉玺”重见天日。

  这真不是弄虚作假,而是经过二十几天清理、挖掘,从“清宁宫”废墟中找到了疑似装传国玉玺的柜子。

  经过娜木钟仔细辨认,确定无误后,刘在旗、姜新亲自大张旗鼓押运送达辽阳。

  黄汉为了搞得有仪式感,特意选在正月初一开箱,而且是在上千文武百官和上万军民注视下开启。

  当然,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刘在旗怀着藏好了一个玉匣,里面也有黄绸包裹的一方“传国玉玺”。

  这东西谁也没见过真货,只是通过文字记载得知尺寸和历代刻字,弄个假的鱼目混珠没有什么难度。

  黄汉的运气不错,用不着在众目睽睽之下作弊,刘在旗打开的红木匣内还真有一只玉匣。

  当刘在旗把玉匣高高举过头顶高呼“万岁!万万岁!”之时,军民官吏都异口同声响应。

  原大明文官武将没有谁露出异色,他们同样跟着欢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既然好事成真,当然要做得更加坦荡,省得被猜测。

  黄汉没有接玉匣,而是让郑孝文、孙传庭二人当众打开,让他俩拿出“传国玉玺”后先向文武百官和军民们展示。

  这一刻,郑孝文犹豫了,他心里没底,实在担心玉匣里根本没有传说中的先秦“传国玉玺”。

  孙传庭看出来端倪,他笑着安慰道:“郑大人,玉匣里肯定有'传国玉玺',‘汉王’让我俩开启,乃是给予我俩最大的信任,难道这等小事我俩都办不好?”

  郑孝文看了看一边说话一边挤眼睛的孙传庭,立刻明白了。

  瞧见真东西给大家展示一番未尝不可,如果里面没东西,直接装作被“传国玉玺”震惊了,然后哆哆嗦嗦双手高举玉匣山呼“万岁!万万岁!”即可,谁敢窥视?

  黄汉不关心“传国玉玺”,而是在关注孙传庭,发现他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心里有数了。

  很明显这位明末俊杰已经归心,以后可以放手委以重任。

  没有出现意外,大火来得突然,崇德皇帝都来不及穿鞋就往外跑,谁还有空琢磨着跑入内室打开柜子、红木匣、玉匣取走“传国玉玺”再把它们锁好?

  郑孝文打开玉匣,“传国玉玺”确实存在,这时没有人专门考证这方玉玺,先入为主认为这就是先秦遗物。

  连一向淡定荣辱不惊的孙传庭都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

  接下来气氛达到了最高潮,郑孝文、孙传庭轮流高举“传国玉玺”给大家展示,数万数十万军民官宦顶礼膜拜山呼“万岁!万万岁!”

  只不过没有人肯当着成千上万军民官宦的面揭开最后一层面纱,大家究竟是膜拜“传国玉玺”还是叩拜“汉王"?心照不宣尔!

  毫无疑问,“汉王”得到了“传国玉玺”给体系内军民官宦带来的归属感无与伦比,甚至于超过了打得建奴亡国灭种。

  私下里,太多军民在议论改朝换代,“汉王”登基称帝在体系内乃是众望所归毋庸置疑。

  贪腐成风国将不国,参与贪腐的士大夫心知肚明,士子、举子、进士来到“汉王”治下做官、做胥吏后用不着迎来送往、用不着贪赃枉法,收入能够保证。

  用心做事的官员、吏员不会被忽略,考绩都是依据老百姓口碑,参照政绩公平对待,贿赂、收受贿赂同罪。

  因此太多士大夫、士子放下私心杂念认真处理公务,基本上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他们虽然没有参战,但是也有许多人得到了提拔。

  况且“汉王”体系不拘一格用人才,哪怕是担任吏员的士子,只要工作做出成绩,一样的可以一步步升迁不封顶,做到封疆大吏布政使、巡抚皆有可能。

  辽东何其大也?“红旗军”岂肯依托原辽东长城建立防线故步自封?

  第一步目标就是全取漠南,恢复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接下来谋取漠北,把实际控制区往西伯利亚推进。

  辽东很快就会变成关外腹地,地方大着呢,最少设一个承宣布政使司,早晚要往文治过度,需要的县丞、知县、知州、知府等等官员少不了,带来的升迁机会自然多。

  黄汉以后根本不考虑修建长城,只会定期维护保留下这个历史遗迹。

  而是把精力、财力用在训练骑兵,只要发现某个草原上的部落贼心不改还胆敢入关打劫,等待他们的命运——灭族。

  大草原何其辽阔?宣誓主权必不可少,紧靠长城的草原、山林相隔一二百里必须修建一座城池,更远的北方可以掌握二三百里范围内就会出现一座汉人的城堡。

  关外所有的城池、堡垒都不是单一用来驻守仅仅起到防御作用,因为以后的“大汉帝国”不懂如何防守,只知道把潜在的敌人寻找到歼灭之。

  城堡不仅仅是宣誓主权,还是带动周遍发展的基石,也是方圆几百里的商品集中地,拥有官衙、寺庙、军营、医院、学校、集市、工厂等等配套设施。

  黄汉心情不错,正月里几乎每天都宴请文官武将,在跟大家喝酒谈心之时畅谈以后如何在北方布局,争取彻底消弭几千年里从来没有间断过的来自于游牧民族的祸端。

  不防守,只管攻击的模式听起来貌似不靠谱,但是“红旗军”旧将都无条件相信做得到。

  孙传庭、陈奇瑜、曹变蛟、猛如虎、虎大威等等原大明文武经历过了沈阳攻防战,也是自信满满。

  他们都仔细研究过了飞行军在天上指挥地面部队接近、包抄草原部落的战术构想,一致公认行之有效,都跃跃欲试。

  大草原上的部落一盘散沙,相互之间联络困难,一路“红旗军”两万人马,有可能将要对阵潜在的敌人四五万。

  但是这些敌人以部落的模式、或者以家庭的模式逐水草而居,散落在几百里方圆。

  “红旗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只要找得到就不愁吃不下,原本找大草原上的部落千难万难,如今有了热气球、有了训练有素的飞行军空中侦查,这个大难题迎刃而解。

  文官武将对接下来的扫北行动定点清除潜在威胁充满信心,虽然鞑子穷得很,但是战马、挽马、牛羊不会少,征服他们,也应该亏不了本。

  只不过有些官员不太理解,极北之地虽然广袤都是没有什么用处,为何“汉王”谋划着夺取、控制那些地方?


  https://www.lvsewx.com/books/33/33402/4796483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