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204章 摊丁入亩,解决千古难题

第204章 摊丁入亩,解决千古难题


“缙绅豪强,盘剥百姓,统统该杀!”
崇祯心中杀意涌动,毅然而又决然地说道。
缙绅豪强杀不得?
鱼肉百姓,挖了大明的根基。
最后甚至逼得朕,在煤山自挂东南枝。
必须杀!
河南四凶?
让你们变成河南四尸!
什么,银子?
朕又不是抄家皇帝,怎么可能是为了银子?
朕杀缙绅豪强,是为了拯救河南百姓于水火!
朱聿键看了云逍一眼,一阵心惊胆战。
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啊!
就给河南四大缙绅带来灭顶之灾。
这权势,简直是没边了!
接着朱聿键又看了看崇祯。
这到底谁才是大明的天子?
当然了,这些都只能在心里想想,打死也不能说出去的。
又见真香定律……云逍瞥了一眼崇祯,摇头一笑。
这位崇祯皇帝,学坏了啊!
朱聿键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向云逍告辞。
“册封唐王的圣旨,很快就下来了。”
“你回到藩地,把股份换土地的事情,跟其他藩王宗亲都好好说清楚了。”
崇祯瞬间加持皇帝威严,最后又不放心地叮嘱道:“其他事情,慎言!”
朱聿键连忙答应,然后逃也似的离开。
配殿中,只剩下云逍和崇祯二人。
云逍陷入沉思之中。
崇祯问道:“叔父是在忧心河南之事?”
“解决河南乃至全国的土地问题,单靠从藩王手里交换土地,杀几个豪强,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以工商业来取代农业,又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时间内难以奏效。”
云逍一声叹息。
如今的大明,到处都是窟窿。
真是让贫道操碎了心,脑阔痛!
“叔父有些操之过急了。”
崇祯哑然失笑。
想不到叔父也有为难的时候。
着实不容易!
想到大明面临的重重危机,崇祯也跟着叹了一声,连连摇头苦笑:“要想根治这一顽疾,岂是那么容易?”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一个死结,王安石、张居正解决不了,也无人能解决。”
“叔父的股份制,至少要等三五年的工夫方能初步奏效。”
云逍淡然一笑,“谁说没办法解决了?”
崇祯一愣,随即激动起来:“叔父是说,有办法在短期内奏效的法子,解决土地的问题?”
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云逍舒适地靠在椅子上,然后问道:“宗室、官绅、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除了巧取豪夺之外,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投献。”
“那些百姓为什么心甘情愿,将自家的田产,托在缙绅名下?”
崇祯想了想,说道:“那是因为,缙绅名下的田产可以免除田税。”
云逍又问:“百姓之所以艰难,又是因为什么?”
崇祯答道:“因为丁税、徭役,以及各种苛捐杂税。”
“要是把田税、人头税合并,改为按土地多少来收税呢?”
云逍笑了笑,随即语气笃定:“这叫……摊丁入亩!”
崇祯如同醍醐灌顶,心中豁然开朗。
“好一个摊丁入亩!”
“把丁税平摊到田税中,只征收地丁银,长期以来隐蔽在税收中的田亩,统统纳入朝廷赋税。”
“如此一来,缙绅豪强再也无法躲避田税,还有谁去想尽千方百计,去大肆兼并土地?”
“也将彻底断绝了投献田产的事情!”
“并且为百姓减轻了重负,流民问题,也会随之得以彻底根治!”
孺子可教也……云逍谆谆善诱,继续开展启发式教学:“取消了百姓的人头税,人口会如何?”
崇祯一愣,随即振奋击掌:“没有了人头税,百姓将彻底放开了传宗接代,大明人口将会激增。”
“人口多了,兵源就会更加充足,又何惧建奴?”
云逍补充道:“人口多了,就会刺激推动工业、商业的发展,那时候才算是真正的国家强盛,彻底解决王朝三百年因果律。”
“等到人口多到大明国内容纳不下时候,可以向海外移民、扩张,这才是大明日不落的根基!”
螨清时期,九州人口从康麻子统治时期的1亿,到千古第一败家子时期,人口高达3亿。
人口数量突飞猛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摊丁入亩的实施,一举奠定了后世九州人口大国的基础。
崇祯虽然不知道将来的历史,却也想得到摊丁入亩带来的诸多好处。
越想越是兴奋。
摊丁入亩,必须搞!
现在河南推行,然后推广全国。
这可是彻底改变,九州自古以来赋税制度的仁政!
真正搞好了,半年内就可以收到奇效。
等全国推广开来,大明将再无内患!
朕,必将名垂青史,直追太祖、成祖!
一念及此。
崇祯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站起身,不顾天子威严,躬身说道:“叔父为大明解决了千古难题,朕……侄儿替大明,以及亿万黎民,谢过叔父!”
“淡定,每临大事,要有静气!”
云逍用手敲了敲椅子扶手。
崇祯讪讪一笑。
朕还是太急躁了,得多向叔父学习。
云逍正色说道:“这主意,不是叔提出来的,也不是你,而应该由大臣来提……就温体仁吧!”
“摊丁入亩,一改自古以来的田赋政策,首议者必将名留青史,叔父为何如此?”
崇祯困惑不解,随即醒悟过来:“叔父高风亮节,侄儿钦佩万分!”
云逍风轻云淡地一笑。
高风亮节?
扯淡!
叔是不想跟商鞅一样被车裂。
也不想跟王安石、张居正一样,死后差点被挖墓鞭尸。
得罪天下的缙绅阶层,这样的事情还是交给温体仁。
倒也不是坑老温,他根本不在乎被报复。
给他一个超越张居正的机会,肯定会疯了一样推动这件事。
“当皇帝是一门学问,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冲锋陷阵的事情,要交给大臣们去做。”
“当今皇帝啊,真该多向先帝学学,在后宫做着木匠活,朝堂的事情依然稳稳地掌控着。”
“再看看咱们的那位崇祯爷,年纪轻轻,就累得跟老头子似的,反倒没什么效果。”
云逍似乎是在跟晚辈闲聊。
崇祯心中一震。
叔父这是在传授帝王之术啊!
“要在河南推行摊丁入亩,必须派一位能臣坐镇。”
“都察院的御史要下沉到地方,东厂也要进驻河南,履行肃贪职能。”
云逍又补充了几句。
说完,又猛地想起一个人。
直接对崇祯说道:“让东厂在河南,帮叔打听一个叫李岩……不,叫李信的人,应该是开封府杞县人,找到后把他请到京城来。”


  https://www.lvsewx.com/books/34370/34370599/313129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