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林记串串香[九零] > 第15章 第15章

第15章 第15章


这天是6月30日。

        大清早,两个舅舅上门来找林初平。

        给两个舅舅倒上茶,林初平就谈起了昨天他进城时,见到的城里小院当中新盖的两个房子。

        原先西边的鸡窝狗棚已经被拆了,盖成两个简易的小屋,小屋干净得很,要是不说,谁知道原先那处是干嘛的?

        因为是做储藏室,屋子窗户开得很小,西晒那边墙还做了双层用以隔热。房子里面放的是林山林川两家串串要用到的货,按照林初平的要求,林山林川也买了台大冰箱,林山是个更细致的人,他不知从哪儿还弄个竹架子,各种豆制品和蔬菜都分门别类。

        林初平说:“大舅舅这屋弄得好,回头我跟胡霞交代学着弄一个。”

        林川见状,也跟着说:“那我们也折腾一个吧,瞧着清爽,工人用时应该也更方便。”

        揭过这个话题,林川就迫不及待地说:“初平,你猜我跟你大舅舅两家,这几天串串香出摊赚了多少钱?”

        林初平失笑,哪儿有人上赶着把自家营业额讲出来的?看来小舅舅这次是真激动坏了。

        他配合小舅舅:“市里现在串串香的生意应该已经完全打开了,我估摸着你们两家一共八个摊子,加起来总营业额应该是有个七八千吧。”

        林川比大拇指:“说得不差!我跟你大舅舅昨天晚上算的是,我家4100,他家4200,加起来就是八千三百块!”

        林初平扬扬眉毛,他竟然还算保守了。

        不过,这8300元是营业额,还要刨去别的利润呢。就比如说运输成本。

        因为现在是刚起步阶段,要是三家各找一个货车,忒花钱了。所以林初平就让大小舅舅家的货提前运到他们三农场,早上再一块儿运来。

        一开始货车是三天跑一次,还装不满,但随着天气转热以及货物需求越来越多,要两天运一次才能行。这些运货钱,一直都是林初平出的。

        林山主动开口:“初平,我跟你小舅舅问了,每趟车要五十块钱,我们当舅舅的不占你便宜,六月给我们运了五次货了,我们两家各给你75块钱。”

        三农场5个摊子,而且工人卖串熟练,每天卖的串串更多,所以林大林二农场出的少几块钱。

        两个舅舅急着叫他回来,就是要说这事了,林初平也不推辞,接下钱。

        林川:“还有竹签蜂窝煤这些耗材的钱,还有院子的房租这些……”

        林初平笑了下,他打断小舅舅的话:“行了,行了,估摸着你们也会很快租新的院子,这些我就不算了。”

        最后,两个舅舅还是坚持,各给林初平塞一百块。

        林川乐滋滋的:“4100减去75,再减100,减400块的工人工资,还有买的100块材料费,这十来天就纯赚3400块啊!”

        林山也笑了,他则是表示:“我们确实打算等下一批工人培养出来等也能出摊了,就各自找个院落,跟你这一样,签个十年的长租!”

        院子里就五间房,足足挤了26个人,还是夏天的,要是到三伏天还这样,那肯定不能行。

        林初平琢磨着,回头给五间房都添上一台摇头扇。

        林川:“我跟你小舅舅也打算也跟你学,去山里找工人,赶紧培训几个能上岗的多天几辆小吃车,我看市里还有能摆摊的位子,咱们赶紧把为市场给抢占了。”

        林初平提醒:“得找靠谱的人,现在生意是才起步阶段,用人尽量仔细挑挑。”

        林山也道:“是要小心选人的。”

        两位舅舅走后,林初平就开始算自家的账。

        两个舅舅家串串香的摊子才出几天,就都赚了四千多,三农场的摊子却已经足足出有半个月了。

        晚上林初平照着账本和银行存款单详细计算。

        6月一共出摊14天个整天,刨除其中一天下暴雨,导致当天收益波动大之外。全部总营业额竟然突破了7000元!

        算账时,高继东也进屋了,他耐心等着儿子算出来结果,他激动坏了。

        “这已经很不错了。”林川也是兴冲,他转着笔:“6月份才干了14天,连一半都不到。而且还是刚起步,人们不了解这个,后来生意踏上正轨,基本上每个摊子日营业额都稳定能超过100块。”

        除去竹签蜂窝煤等耗材的消耗以及电冰箱小吃车,和给工人们发的工资,外加其他杂项开支。6月出摊14天净利润大概是4100元。

        高继东咧开嘴直乐:“下个月可不用再买电冰箱了,下个月还是整月,咱们估摸能赚一万二!”

        之前开农场,一年忙忙碌碌到头来,顶多也就赚个两三万块钱。这两年市场还不好,不亏都算不错了。而儿子想出这串串香的生意,半个月就是大几千。

        要是多开几个摊子,那就能上万了!到时两三个月的收入就能顶上农场鼎盛时一年的收入!

        林初平摇头:“爸,你想得太好了,我可能得泼两句冷水。”

        高继东:“啊?”

        林初平:“咱们串串摊大多是靠着学校的,七月份学校陆续开始放暑假,就算是学校还留着毕业班学生补课,但生意肯定大幅度下滑。”

        高继东一下就紧张了。

        林初平笑着安抚他:“不过,我也有新计划。我打算跟市汽水厂联系联系,引进一些汽水,在冰箱里冰镇了卖。”

        就算是高继东对生意上再不敏感,也知道:“夏天,就是个卖汽水的季节!这主意好啊。”

        林初平道:“明天我去找两个舅舅一起,去市汽水厂走一趟,农场里来了不少新人,爸,你多看着点儿他们。”

        “这个没问题!”这活儿高继东乐意干。只要不是做生意,让他干啥他都能行。

        张叔接连跑了两个山里最近的村子,一下给农场招来八个新工人。他们陆续都在农场里干了有几天,这几天林初平时不时地就在农场巡视,基本这七八个工人都有观察到。

        林初平发现其中有个叫张钊的,才23岁,正年轻,人挺机灵,关键是遇着事儿了很冷静,他准备再观察几天,要是看他性格稳定不稳定。

        要是可以的话,再问问他肯不肯去市里当“小老板”,要是他也愿意,就让他跟胡霞学习几天。

        西田市常住人口还挺多,现在摊子也多起来了,林初平打算等摊子多起来,把市区划分成城东城西两个区域,扶持两个区域组长。

        接下来还可以往市区周围工厂发展发展,再往后还能继续往旁边几个县城发展市场。可是这样的话,同样也需要人手……

        林初平叹气。明明市场挺广阔,可苦于人手不足。

        “没事,咱们慢慢来也行。”高继东说:“前阵子我就听周芬他们说,市里有人想模仿咱们串串香,但到现在都还没冒牌货呢!”

        林初平失笑。

        肯定的了。那些想抄做串串香的人,一开始搞不出来汤料锅的配方,就算是后面稍微能研究出点门道,但还不等他们高兴呢,市里一下又冒出来八个林记串串香的摊子!

        这下,他们上哪儿还敢轻举妄动?

        林初平站起来:“我去舅舅那一趟。”

        早上,是林山林川主动来找林初平,下午,就是林初平主动去找他们了。

        舅甥仨又凑一起,见面都开始笑。

        笑过后,林初平就把他的打算讲了出来。

        “还是初平脑子活套啊!”林川一拍桌子。这是同意明早一起去汽水厂了。

        林山也点头:“这个生意好,咱们串串香吃着是咸辣口的,夏天天气又热,吃串串时要是喝瓶汽水,那肯定滋味更爽快!而且只需再添台冰柜,一千多就能买,今后年年夏天都能用。”

        于是,三人就商量了明日出发时间,准备明清早就出发。

        -

        村西林家三个农场都往山里去招工的事在村子里传开了,坐在车站牌子下的女人们围成一团,纷纷纳闷。

        “你们说村西头那三家农场怎么还在招人呢?不是说现在农场生意不好做嘛。”

        “是啊,我听说村东头林虎家农场还赶人了哩。”

        “切,还赶人呢!现在村里头稍微有点脑子的都上古溪镇纺织厂去啦。”

        “那村西头林家三农场还招什么人啊?招那么多人就不怕发不起工资吗?”

        “听说三农场大学生回来要帮他爸搞农场呢,别不是大学生的主意吧?”

        “切!大学生怎么啦?现在大学生国家都不管分配了,大学生也要找工作。他在盛海大城市找不来工作,回来继承他老娘的农场,不天经地义嘛!”

        十三婆这话随便一听好像没毛病,但再瞧她话说完了那一脸不怀好意的笑,就知道这话毒着呢!

        偏偏坐着的不少人还真觉得林初平八成就是在盛海混不下去。

        十三婆见她的话有人听信,更得意了,甚至还猜说:“估计是林家小子大学毕业证拿不下来,才灰溜溜回来的呢!”

        “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西头三家农场可赚着呢。”客车来了,就在人们上下车的工夫司机从窗户里伸着脖子,突然来上这么一句。

        “怎么个情况?”女人婆子们连手里的针线活也不缝了,纷纷去问那司机。

        司机神神秘秘地说:“市里现在出来个新小吃,名叫串串香,摊子上都写着‘林记’呢。我猜肯定就林岗的。”

        “那肯定是咱们林岗的呀。整个西田市就咱们林岗姓林的人最多!”

        司机:“那就对喽,你们是不晓得呀,市里那串串香现在卖得有多好。我儿子每天放学都要吃,他同学里也流行这个,听他说,他音乐老师也在悄悄买串串香吃哩!”

        “别说我也去吃过,味道真不赖。还有肉呢!”司机说到这儿,就是一脸回味模样。

        “啊?”一时间,大小媳妇儿们、老婆子们,四目相对。

        没听说镇上哪家农场搞出来个串串香啊?但是转念一想,镇上这么多农场都快干不下去了,就西头那三家还在招人。

        不寻常!

        左右是这会儿不赶时间,司机师傅干脆两个胳膊趴在窗户沿儿上,他脑袋伸在窗子外跟人可劲儿唠。

        他详细介绍了林记串串香有多么多么好吃,生意有多么多么火爆,还讲市里现在一下子冒出来十几个林记串串香的摊子呢,味道都一样。

        “肯定就是林岗的啦!”司机笃定极了。他老娘是从林岗嫁出来的,他多少也算是半个林岗人了。

        女人们四目相对,最终红姐突然拍大腿:“这肯定是林三农场那个大学生儿子出的主意!他是从大城市回来的,见多识广,串串香这么新奇的小吃铁定是他从盛海学回来的。”


  https://www.lvsewx.com/books/35304/35304155/262048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