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红楼读书郎 > 第326章 大葬

第326章 大葬


第326章  大葬

        “玉儿,再吃点东西吧。你不担心自己的身子,也得想想晟儿。”

        收到书信那日,陈恒不敢耽搁。翌日就安排好北上的船只。因事情紧急,陈恒一家只好坐海船入京。

        晟儿本是不该来的,可陈恒实在担心黛玉的身子。加之晟儿吃不惯奶娘的奶水,黛玉也离不得儿子。陈恒索性把他带上,也让黛玉有个念想。

        这招果然好使,本来没胃口的黛玉,强撑着吃下半碗饭,又把晟儿牢牢抱在怀里。

        知道夫人最近都没有说话的心思,陈恒只好把注意力着重放在孩子身上。

        好在晟儿没白折腾黛玉,从诞生开始身子就壮的很。自打上了船,更是从未带他出海吹风。小家伙躺在母亲怀里,倒是吃吃喝喝睡得香甜。

        在海上度过数日,终于在京师码头下船。到京师时已是傍晚,想着孩子还在身边,陈恒带着娘俩和林珏先回到林家。

        林家下人看到姑爷小姐等人归家,忙派了个人去荣国府传话。林如海作为女婿,虽不用替贾母守孝,朝廷还是跟陈恒一样都批了假。

        林珏没了往日的飞扬跳脱,只老老实实站在黛玉身边,替其抱着晟儿。陈恒拉着夫人在堂内稍坐,没多久就看到林如海和贾敏急匆匆回来。

        贾母要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两教法师要做足了排场,以供各地亲友吊唁。陈恒等人一路风尘仆仆,来的却是不晚。

        可贾敏一看到林珏怀中的陈晟,就触发当年自己携儿女下扬州的旧事。

        这份回忆太惨痛,她顿时喝声道:“你也是当娘的人了,怎么性子还这般糊涂?晟儿才多大,你就敢带着他东奔西走?”

        陈恒也被贾敏突如其来的怒火吓一跳,倒是林如海马上明白缘由。

        他忙走到儿子身边,接过自己的外孙,小心查看一番。才对贾敏道:“伱看,晟儿这孩子睡得正香呢。”

        黛玉的性子其实很像贾敏,偏她没有贾敏的心直口快。被娘亲一顿凶,加上心中的委屈,只敢默默拿手帕抹泪。

        等到林如海抱着晟儿,走到贾敏的面前。这位御史夫人,才把注意力放在外孙身上。

        扬州亲友见过陈晟的模样,都说他的眉眼像极了黛玉。贾敏一见这瓷娃娃般的外孙,哪里顾得上教训黛玉。

        一把接过孩子,又对林如海埋怨道:“多少年了,连抱孩子都学不会。”

        许是贾母过世的缘故,贾敏这段时间一开口就是火药星子,呛人的很。可想想她跟贾母的感情,也能理解她的焦躁心态。

        林如海自知理亏,更不敢多言。当年他一心扑在公务上,想替家中娘俩奔个前程出来。在黛玉和林珏尚是牙牙学语时,他给到的关怀确实不够。

        林如海乐呵呵的站在贾敏身边,当起哑巴神。不过他们的动静,倒把睡梦中的孩子吵醒。

        见晟儿张开眼睛,正好奇的瞧着自己。哪怕心思悲愤的贾敏,也忍不住柔声哄道:“晟儿,我是你外祖母。”

        这小子在松江时,一有空就给林珏和陈清岳带着出门游玩。见多了生人,胆子压根不小。看到贾敏逗着自己,他还大着胆子伸手去抓对方。

        见晟儿一醒来就把拇指含在嘴边,贾敏忙关切问:“晟儿吃过了吗?”

        她跟林如海是在贾府吃过点心回来的,现在的时辰已经算晚。

        黛玉还在低声啜泣,出来答话自然是陈恒,他顶着贾敏的黑脸道:“娘,路上来得急,晟儿还未吃呢。”

        贾敏倍感震惊的看一眼黛玉,又实在不好继续训斥。只好对着她的好姑爷道:“一会收拾你们俩个。”

        里外忙完,等到几个大人终于伺候好孩子。贾敏专心抱着外孙,只听着林如海给刚回家的孩子们,说起荣国府的诸事。

        贾母的死因,毕竟是长辈间的丑闻。贾敏和林如海都有意隐瞒,不愿孩子们跟着瞎操心。

        单说了明日上门的礼仪讲究,林家没有在世的长辈,贾家老国公又走得早。

        贾母这场葬礼,是林珏和黛玉参加的第一个长辈白事。

        高门大户对此,有诸多讲究。绝非乡下人的那般不讲排场。

        等到林如海说完,贾敏又道:“晟儿还小,就不必带过去了。玉儿,你也少去些……

        你外祖母灵前,不缺你这点孝心。你把晟儿照顾好,就是阿弥陀佛。”

        这么大的孩子,离不得娘。可古人又觉得灵堂上多有死气,不好沾染给年龄尚幼的小孩子。

        要想治住黛玉,终究还是要看贾敏。娘亲一发话,黛玉辩了几句,也就从贾敏口中得到每日去个半天的口风。

        收拾完黛玉,贾敏又让家中管事拿着府里的腰牌,紧急赶往城中的道观,找方丈要了一枚平安符。

        这符要放在小香囊中,再系于孩子的衣服上,以报丧期内,小外孙的平安。

        其后娘俩凑一起,简单聊了聊贾家的事情,不知不觉间就把注意力都放在晟儿上。

        万幸有这小子在,一会要着娘亲抱,一会又对外祖母伸手,渐渐的倒让娘俩忘记抱头痛哭。

        林如海见她们被转移走注意力,心中更是庆幸。人这一生,免不了要跟死亡打交道。

        林如海从小见惯这场面,一路颠沛奔波,才重振如今的家业。自然不希望贾敏悲伤过度,反倒哭坏自己的身子。

        他冲女婿使使眼色,两人一并出了门堂屋,默契的来到书房。眼下没了外人,林如海倒是能跟陈恒多说些贾家的事情。

        林珏还年轻,黛玉又是个敏锐性子。林如海没办法跟他们说闲话,可腹中的担心,要是不吐一吐,实在不快的很。

        将前因后果听完,对贾赦气死贾母的事,陈恒也是失语。

        只是长者已逝,再多的肮脏事。当着贾母的灵期,也不好多提。

        陈恒想了想,就问道:“那朝廷会网开一面吗?”

        林如海果断的摇摇头,反问道:“你觉得陛下会停止整顿军务的时机?”

        陈恒一想也是,政治上哪能只讲情面,最多是在刑期上稍作延后。

        如此看来,贾家大房入狱的日子,最多也就撑到明年。

        林如海的判断更加悲观,以贾家惹出的事情看,最迟年底,陛下可能就会动手。

        …………

        …………

        在林家休息一夜,隔日一家老少换好衣裳,就往贾家寻去。晟儿不必去,自有府中的老婶妥当照料。

        从马车上下来之际,贾府门口已经赶来不少宾客。他们见到打头的林如海和陈恒,忙严肃着神情上来叙旧。

        贾敏要带孩子们过去给贾母磕头,不愿搭理这些闲人。可林、陈两人是陛下眼前的红人,贾家失势不假,可人家的亲戚本事高着呢。

        好不容易打发走攀谈的宾客,陈恒跟着林如海入灵堂时,黛玉已经抱着林珏哭作一团。

        看到夫人这般伤心模样,陈恒也不好劝住。只好压住担心,赶紧上去给贾母磕头行礼。

        巳时一到,念诵经文的法师就带着弟子出来,领着府中亲属开始做法事。

        <div  class="contentadv">        贾赦、贾政作为儿子,自然脱不开身。接待宾客的事情,只能拜托给林如海和陈恒以及家中管事。

        赶来吊唁的亲友一看,贾家竟然还有这两位依靠,心中都是一惊。

        不是都说贾母仙去,贾家此关必然难过吗?

        你傻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破船还有三分钉呢,贾家在宫里还有个贵妃娘娘。

        吊唁之人的闲论,陈恒倒没听见。他只知道过了午后,前来的贾家故交,又多上许多。

        连已经深陷漩涡中心的齐国公陈家,都派了家中子弟来。

        镇国公牛家是真没办法来,他们一家老小都已入狱。其家中惨状,目前更在贾家之上。

        除了这俩家,四王八公的另几位都是到齐。约莫到了申时,连王子腾都亲自过来吊唁。

        此人一到贾府,就越过无数打招呼的宾客,直直的走向林如海。

        翁婿二人心念相通,林如海给了陈恒一个眼神,后者立马告退至堂外。陈恒知道王子腾此来,必然是为自家的事情找林如海说情。

        王子腾跟贾家的关系,就是果实和树根的联系。贾母一到,贾家这艘大船眼看要倾覆。

        作为船上最显眼的人物,王子腾的下场能好到哪里去?

        除非王子腾马上上书辞退官职,必然陛下绝不会放过此人。可一想王子腾费尽千辛万苦,才爬到如今的高处。

        他真能舍得吗?

        陈恒不得而知,只把心思放在外堂的宾客上。

        该忙的事情,荣国府的下人都能料理。陈恒在此处露了几面,就受不了宾客有意无意的套近乎。索性找了个由头,往僻静处一躲,先得个片刻清静。

        他的位置在回角廊处,正对着哭声不断的灵堂,中间就是来来往往的人群。此处能把府内情况一览无遗,又不叫背对自己的宾客轻易发现。

        到了酉时,就是给宾客备饭菜的时候。京师酒楼请来的师傅,烧个全素宴自然不在话下。

        守夜之事,轮不到黛玉插足。贾敏担心晟儿的情况,更是强拉着黛玉一同回去。

        林如海年事已高,也不好彻夜守着。到最后只剩下陈恒和林珏待在贾家,贾政倒是给他俩安排了个客房,以供半夜歇息。

        入夜后,再上门的宾客已经不多。多是路途遥远之人,千辛万苦赶来见贾母最后一面。

        考虑到陈恒已经在外堂忙了一整日,贾琏、贾蓉等男丁赶紧出来接班。

        “表妹夫饿不饿,可要叫伙房给你另做碗面?”贾琏难得主动关心起陈恒的情况。

        “不必不必。”陈恒哪里好意思麻烦贾家人。

        “都是一家人,你跟我们客气什么啊。”贾蓉一拍掌,连声道,“姨父等我,我先去后头看看有什么能垫肚子的东西。”

        贾蓉他爹是贾珍,贾珍是贾琏、宝玉的大堂哥。贾蓉比黛玉小了一辈,哪怕年龄比陈恒大,也得老老实实叫一声姨父。

        陈恒只好看着他们热情张罗,一旁的林珏都看得有趣。在松江住了这么久,他已经懂些人情世故。

        逢年过节时,陈家可没有收到过贾家一份节礼。倒是姐姐黛玉每每准备节礼时,没少了贾家这头。

        这里头的差别,若是不明白的人,绝不会当成一回事。可只要能看懂的人,都少不了生气。

        少年人,火气旺。林珏初发现此事时,对贾家的表哥等人,自然少不了怨言。

        现在再看他们赶来烧姐夫这尊冷灶,林珏脸上的表情自然控制不住。

        陈恒哪里能让他犯浑,抬手拍拍林珏的后背,关心道:“累不累?要不要去偏房,先歇息歇息?”

        林珏岂肯错过这场好戏,哪怕听出姐夫赶客之意,仍固执的摇头,道:“姐夫不睡,我也不睡。”

        你跟黛玉,真是亲姐弟啊。陈恒无语的抽抽嘴角,也懒得管自己的小舅子。

        他们陪着贾琏稍作闲聊。突然听到后宅传来争吵声,几人担心情况,忙赶去一看。

        一入门,就见屋内的地板上碎着一个茶壶。也不知之前发生了什么,王夫人在薛姨妈的搀扶下,哭的正伤心。

        贾赦坐在一旁喘着粗气,显然刚刚的吵架有他一份。贾珍站在贾政身边,安慰着自家二叔的神色。

        以王熙凤为首的晚辈,拉着三春挤在一处,正将宝玉挡在身前。只剩下贾赦的妻子邢夫人和贾珍的妻子尤氏,在此地束手无策。

        陈恒一见这模样,就知道发生的必然是家务事。他忙拉着林珏,躲到不显眼处。贾琏却顾不得,快步走到他爹身边问起缘由。

        他不开口还好,他一问,贾赦的怒气蹭蹭就往上窜。再度发怒道:“你把鸳鸯叫来,我不信老太太的话里没有我。”

        贾政已经受不了这泼皮,更想不通此人为何是自己的亲兄弟。他对着外间下人招招手,自然有人去找在灵前跪拜的鸳鸯。

        等当事人到场,贾赦果然逼问起贾母的遗言。这荣国府长子到现在还不敢相信,贾母的嫁妆没有自己的一份。

        鸳鸯是亲眼见证贾母离世之人,所言所答自然挑不出毛病。贾赦岂肯相信,他当然知道宝玉也在场。若有什么疑点,将宝玉和三妹喊来,自能对个真伪出来。

        可贾赦偏偏拿鸳鸯做文章,就是打定主意要胡搅蛮缠。贾政也被他拿住短处,亡母丧期,若是闹出争夺家产丑闻,那是让整个京师高门看笑话。

        明眼人都能看懂,贾琏自然不会看不出。他心中亦是埋怨起他爹,这个时候何必节外生枝。自家的事情,就是拿着钱送人求其美言,往日的故交都怕惹麻烦。

        贾珍实在看不下去,对着他的好大伯道:“老太太还在外头,大伯若是不信,不妨去灵前问一问。”

        宁国府还指着这些钱救命,贾珍岂能坐视贾赦胡搅蛮缠,把贾政这个老儒生逼上绝路。

        王夫人赶紧道:“使不得,使不得。如今当以母亲丧礼为重,此事不如等丧礼办好,咱们一家人和和气气的谈。”

        二婶一开口,贾珍不好马上接话。贾赦却不必卖弟妹面子,仗着自己是嫡长子,直接对其怒喝道: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算盘,还想着等我和珍儿被拿去后,好让你家宝玉占了两府的美事?我告诉你,你可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我要给抓进去,别说这头顶的爵位。你们怕是连这府园都保不住!还想留着给你未出现的孙子?你不如好好求你夫君,要如何保下我!”

        贾赦真是火烧屁股,一番话说的又急又毒,听的王夫人面色一阵青一阵白。

        “你……你……”发妻受辱,贾政抬手值着贾赦,不住哆嗦道。

        宝玉不知往日和气的一家人是怎么了,看着他们相互攻讦,有心说些话应付过去,可偏偏嘴边却词穷的很。想说话,又没这个胆量。

        偏偏这时,迎春突然怪叫一声,“姨妈晕过去了。”

        连同陈恒在内的众人转眼一看,就见薛姨妈不知为何瘫在软榻上,双目紧闭,浑身抽搐。

        哎,天可怜哉。


  https://www.lvsewx.com/books/43912/43912330/1004262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