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藏鸾 > 第92章 第92章

第92章 第92章


紧随而至的官军将陆氏余党一网打尽,押送京师,消息很快传回建康。

        得知师莲央身死,正在案前批折子是桓羡微微惊讶:“那个妓|女死了?”

        伏胤低声应:“是,被陆升一箭射中左胸,伤及心脉,失血过多而死。”

        桓羡有片刻的恍惚。

        毕竟,他其实并不需要师莲央替他去做这件事,因为他根本不在意陆氏余党叛逃多久,甚至越久越好,总归死的是士族,不是他的子民。然而她有求于他,他看在栀栀的面子上便也允了。

        又哪里会想到,她竟会因此而丧命。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若这个人是旁人也就罢了,偏偏栀栀好像很喜欢她。

        他神色有些不自然起来:“这件事,先不要让皇后知道。”

        如今婚期已定,即虽还没有正式举办婚礼,但阖宫皆称呼薛稚为皇后。

        自然,这也有桓羡的私心,是想令她早日接受这个身份。

        伏胤应了声“是”,又道:“陆韶身边那个叫江澜的侍卫好像和她有些私交,我们的人赶到时,他把陆韶捅了个窟窿,又欲劫尸逃走,被拦下了,眼下,正在执送京师的途中。”

        “不必为难他。”桓羡道。

        顿了顿又问:“她可还有什么亲人在世吗?”

        “没有了。济阳江氏女这个身份是她冒名顶替,属下愚钝,其真实身份与姓名暂不可考。”

        桓羡点点头,心中竟也涌起一股莫名的哀戚。他看着窗外飘零的雪花:“想办法查到她的身份,叶落归根,把她葬回故乡吧。”

        半月之后,除夕前夕,押送陆氏叛党的囚车驶回了建康,陆氏及其同党全数被下狱,由御史台审问。

        朝中开始人心惶惶,毕竟,以陆升前尚书令的身份,朝中许多官员都与其有过来往,甚至多多少少也参与过陆氏的密谋。便十分害怕自己会被牵连进去。

        陛下的狠戾与刻薄他们也是知道的。本就是打压士族的时候,怎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何钰也是惊出一身冷汗。

        无它,陆升起事之前其实拉拢过他数回,他也隐隐心动,却被专门回门的女儿耳提面命一般教训了一顿,这才没有参与进去。

        朝中人心惶惶的同时,玉烛殿中的天子本人却显得格外淡定从容。每日不过偶尔过问一下婚礼的进度,亦或是在寝殿中逗弄新得来的女儿,仿佛并不在意陆氏的叛乱一般,十分惬意闲适。

        除夕的前一日,御史台来禀,称陆韶请命,想要求见陛下。

        考虑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桓羡大发慈悲,前往诏狱见了他最后一面。

        往日风华江左第一的清贵公子此时蓬头垢面,肩头腋下渗出的鲜血为素白囚服染上妖异的红,是被江澜以剑刺伤之故。

        闻见狱卒通报,拖着沉重的锁链行到狱门前向天子行了最后一个跪拜礼。

        “陛下还愿来见臣。”他道。

        桓羡拂去玄色貂裘上沾着的几粒霰粒子,皱眉未言。陆韶又苦笑道:“臣知道,陛下其实从未将臣放在眼里。若说兰卿还曾有幸被陛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臣却是连被陛下针对打压的机会也没有。从头到尾,都是彻彻底底的无视。”

        桓羡这才展眉看了他一眼,面上似笑非笑:“原来你知道啊。”

        “不过若是兰卿听见你这话,一定很不高兴。他又不曾抢走你妹妹,视你为友,视你为兄,你却屡次三番地陷害他,设计他的未婚妻失身于人,又强行扣给他反贼之名,现在,连他被朕打压也要说成是有幸么?”

        当日太皇太后寿辰上之事,他果然知道了。

        陆韶心间却出奇地平静,他逾矩地抬起眸来睇着他:“陛下不觉得这句话不该由您来说吗?论起对兰卿的伤害,谁又比得过您呢?”

        “哦?”桓羡阴阴笑了一下,“朕以为你求朕来是来欣赏你的狼狈,怎么倒是为兰卿抱不平吗?”

        陆韶沉默半晌,道:“臣想求陛下一件事。”

        “臣的侍卫江澜,非为叛党,是臣以师氏性命胁迫他为臣做事,其本心实则不愿,臣想求陛下放了他,允他将师氏遗体送回华亭县清水村安葬。”

        竟是为了这事。

        桓羡强压下心头的恼怒,冷淡着开口:“她叫什么名字。”

        陆韶摇头:“臣也不知,只知她是家中稚女。”

        “可以。”桓羡应了下来,“你还有什么心愿吗?是不是,还要朕将你二人合葬?”

        桓羡说这一句之时脸上皆带着近乎明晃晃的嘲讽,倒不是嘲讽师莲央的身份,而是觉得陆韶不可理喻。

        他曾任职礼部,要师氏脱籍是易如反掌的事,人活着不珍惜,现在来表演情深似海着实有些讽刺。

        果然,陆韶亦读懂了他眼里的嘲讽,神色一黯:“没有了,臣叩谢圣恩。”

        次日除夕,江澜自诏狱被放还,赐金及路引,允他扶棺东去。

        也正是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候,桓羡信守承诺,下令遣散枕月楼中娼女,教坊只为供乐之所,官员不得再强迫教坊女子卖身。

        此举虽说有些意外,但朝中多认为是因了陆氏的案子,议论了一阵也就散了。

        消息传进薛稚耳中,她抱着蓁儿,忽地就想起那个在夕阳余光中如蝴蝶起舞的女子。

        “莲央也该是今日脱籍了吧,不知道她去了哪儿,过得怎样。”她喃喃地说。

        她对师莲央其实一无所知,连她真名是什么、家住何处也一无所知。她想,不知她脱籍后会怎样生活呢,她有可以托付的人吗?

        不过,以她的才智,就算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吧,莲央是她见过的最聪慧最通透的女子,薛稚丝毫不怀疑她脱籍之后也能好好活下去。

        她也应该拥有了她想要的自由了吧。

        薛稚有些艳羡地想。

        正沉思间,芳枝含笑领了尚宫局的宫人过来,宫人们手捧红木托盘,上面依次承放着花冠、博鬓、袆衣、素纱中单、蔽膝、大带、革带、白玉双佩、玄组双绶等,乃是成套的皇后受册时的礼服。

        “织室新制成的礼服,你试试,看看合不合身。”桓羡亦走了进来,嗓音温和得有似还未到来的暮春三月的风。

        他伸手抱过蓁儿,一边哄着,一边等她步入内寝换衣。

        蓁儿如今已和他亲昵许多,小孩子还不会说话,表达喜爱的方式便是见了他就笑,圆溜溜有似蒲桃的眼,也笑成了两弯月牙。

        他本是漫不经心地哄着,渐渐的,倒也被蓁儿的可爱感化,抱着她将她轻轻举起来,眼里也终于有了些真心实意的笑意。

        这孩子若是不来侵占栀栀的时间倒也是挺可爱的,不知日后他和栀栀的孩子又会是怎样呢。

        虽说孩子的事还没有影子,他倒更希望是个儿子,这样,不仅继承人的问题解决了,蓁儿也可以陪着他,日后嫁给他,也像他和她一样从小相伴到老,岂不美哉。

        皇后的礼服穿戴起来厚重而繁琐,他哄了蓁儿好一会儿才见薛稚换好礼服、在青黛木蓝等人的簇拥下自内寝中出来。

        花明雪艳,珠莹玉润,满头金灿灿的花树不仅没有为她横添半分俗气,反而被她衬得高贵典雅,端庄凝重,又如月中神女。

        桓羡视线渐渐凝固,抱着蓁儿,目光一错不错。薛稚略微不好意思地别过脸,整了整衣袖。

        他将蓁儿交给芳枝,面上微微含笑:“栀栀幼时便常常说要给哥哥做新妇,今日,也算不违诺了。”

        宫人们还在,他就这样没个正经的,薛稚心下羞怒,伸手便取下头上沉甸甸的花冠,一旁的女官忙将花冠接住。

        见她又要脱掉礼服,桓羡面色微变,当即挥退宫人,扶着她向内寝走去。

        “别动。”他将她按在软榻上坐下,“让哥哥好好看看。”

        他手掌似有千钧之重,落在她肩头,将她牢牢固定在床畔,一双霜雪冷峻的眼睛,就那么毫不掩饰爱欲地在她身上逡巡。

        从被花冠压得微乱的鬓发,到淡扫胭脂、有如玉兰花瓣的脸儿,再到精致繁复的袍服。

        在朔州时他便幻想过妹妹着袆衣嫁给他的样子,定是倾城倾国,然而眼下见了,却觉是任何文字都描述不出的美貌。

        这样美丽的、端庄的、只属于他的新娘呵……

        被他久久地这样看着,薛稚面上不由漫开淡淡的绯。她轻轻推了他一下:“我有些冷,想换回来了。”

        袆衣是为春日的大典所制,眼下还是冬日,即虽殿里烧了地龙,这一身还是有些单薄。

        桓羡没允,反倒是脱下自己的外袍罩在她肩上,目光依旧贪恋地落在她身上,似是想将这个身着袆衣的她深深刻印进自己心里,可惜罩着衣裳,又能看清些什么。

        薛稚有些恼,低眉避开他目光转而说起了旁事:“太后病了,你这做儿子的,怎么也不去看看。”

        这话倒不是假的,自叛军攻陷崇宪宫太后便病倒了。而他自从秦州回来,淡定地处理完叛乱的一切后续,奖赏万年及梁王、梁王妃等功臣,处置叛党,连那无辜被叛军挟持起来当靶子的彭城王也宽恕了,迁往宫外王府,唯独不曾去看望这位名义上的嫡母。

        桓羡回过神,语气淡漠如窗外天寒地冻的雪:“受凉了而已,也不是什么大病,有什么可看的。”

        她犹当他是介怀太后曾为叛贼所逼下诏书另立新帝的事,劝他道:“你不该这么说,太后好歹抚育了你一场,即虽是下了诏书,可那也是被叛军逼的,你怎么能怪到她头上。”

        她并不知太后昔年与她生母的龃龉,反倒为这个货真价实的杀母仇人说起好话,桓羡看着她蕴着担忧的眉眼,于心间幽幽叹了口气。

        “栀栀。”他按着她双肩,嗓音有如琴音清越柔和,“今天是我们一起度过的第十个除夕了,阿娘不在了,就只有你我了。”

        “以后的年年岁岁,我们都要一起过,好不好?”

        和他回来本也是被迫。薛稚心里并没有多情愿,却也不好说得太明显,只道:“那要看你的表现。”

        这落在桓羡耳中自是默认,淡淡一笑,揽她入怀。

        窗外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夜色渐浓,霰雪飞舞,等待着新一年的伊始。

        也正是这个时候,远在西北的北府军出其不意地冒雪攻陷了酒泉。

        雍王与被他联合的碎叶、于阗等西域诸国正趁着良辰吉日载歌载舞,被北府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仓惶逃窜。这一战,谢璟尽灭雍王残党,命人将其执送京师。随后又兵出酒泉,将入境的西域军队赶出了玉门关。

        ……

        大军回军之时正是建始九年的元月十五,硕大的月亮有如一轮玉璧高悬在似海水澄澈至极的天空,茫茫无垠的戈壁上,一队人马正在积雪上行进。

        大漠中安静至极,风掣玄旗,猎猎作响。远方旷野里不住传来几声狐狸的鸣叫。

        为亲卫所簇拥的队伍中间,谢璟身策玄马,有些疲惫地扯着缰绳任马儿将他带往未知的归处。

        他们本在回往玉门的途中,却不慎遭遇了暴风雪,前军与后军阻绝,原本的七万大军,适才剩下这一千人马,又在旷野中迷失了方向,只能漫无目的地行进。

        渐渐的,前方视野里出现了一座集市。月光温柔地流淌其上,静谧祥和。亲卫兴奋地叫起来:“将军,您瞧!”

        “前方有人家了!我们得救了!”

        众人皆喜,雀跃欢呼,唯独谢璟面上忧色重重。

        “你们小心一些。”他道,“这里怎么会突然出现集市,派个人去瞧瞧,是否真有人家。”

        探路的斥候很快去而复返,称此处是高昌的一座小城,似才经历了一场劫难,城中已无人烟。

        他们竟然被暴风雪拐错了方向,到了高昌的地界。

        谢璟微一沉吟,决定率部在此小住一晚,暂做休整,明日再赶回玉门。

        他策着马带队朝月夜下的静谧小城行去,因连日征战的极度劳累已有些昏然欲睡,眼眸半睁半阖间,似看到那曾无数次入梦的少女向他走来。

        身着红衣,手持团扇,春山澹澹,秋水盈盈。

        她唤他:“郎君。”

        谢璟此时已因极度的疲乏有些陷入幻境,辨不清是真是假,却闻静谧雪月夜中“嗖”的一声羽矢破空的凌厉,前方城镇忽然杀声震天,一支箭自高楼上疾射而出,将他贯在了地上。

        建元九年正月十五日,王师及吐谷浑残部夜战于高昌,王师败逋,全军覆没。

        消息传至京师,满朝皆惊。

        作者有话说:


  https://www.lvsewx.com/books/64341/64341409/247716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