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14章 三年后

第14章 三年后


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年时间匆匆而过。

        三年时间足够让小萝卜丁成长为一个小小少年。

        现在的赵慎行已初具风采,少年郎生得眉清目秀,与人交谈时又总是嘴角含笑,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虽然看起来有些书生气,但因为坚持锻炼,文雅秀气中又不失浩浩。

        说话做事张弛有度,即使静静地站在那里,也是神韵独超,给人一种稳如磐石的感觉。

        就在上月赵慎行升至甲班,这三年里他坚持抄书赚钱,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四书五经。

        现在大靖的科举考试借鉴了北宋王安石科举改革,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

        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

        熙宁四年,颁布改革科举制度,废除以空洞的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恢复以《春秋》,三传明经取士。

        即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采取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另设“明法科”。

        这就把科举的立足点放在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天平上,这和开元帝的想法不谋而合。

        而开元帝又极为重视算学,所以在大靖科考上,算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升至甲班的赵慎行也开始学习算学,因为有前世的基础,又有开元帝对阿拉伯数字的推广,在算学上他可谓如虎添翼,远远甩下吴俊卿一大截。

        没错,吴俊卿和赵慎行同时升入甲班,而张耀祖则留在了乙班。

        “慎行,你来看一下这道算学题。”

        吴俊卿现在也长成了十岁的少年,他与旁人交往时总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在学堂里就

        数他的人缘最好。

        在人际关系上游刃有余的他,此刻正对一道算学提苦恼不已。

        他自认为在经义理解上二人相差不大,就是好友比自己更努力刻苦,往往夫子没讲的内容他都会提前自学。

        但自从升了甲班,就这一个月,二人在算学上的差距越拉越大。

        赵慎行在听夫子讲过一遍后能马上理解,甚至有时还能举一反三。

        而自己往往听的一头雾水,不解其意。

        “你说为什么你在算学上的天赋这么好?我就差那么多?”

        赵慎行看着自我怀疑的好友,心想自己在算学当然要比他们强一些。

        毕竟在前世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数字,又学了十多年的数学,比他们更有优势。

        他拿起这道算学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

        意思是:跑得快的马每天走二百四十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一百五十里,慢马先走十二天,问跑得快的马几天追上慢马?

        这就是一道一元一次方程,赵慎行缕清思路,仔细讲解后看向好友,

        “俊卿,你明白了吗?”

        此刻吴俊卿恍然大悟,“我懂了,唉!算学真是……太难了!”

        赵慎行恍惚有种时光错乱的感觉,此情此景让他想起了前世班级里,同样喜欢抱怨数学的同学。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十年之久,前世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梦一样,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相反的是,现在他好像真成为了一个古人。

        认真研习四书五经,认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再也不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赵慎行想着这样也好,能更好的融入这个世界。

        此时又过来一人,他是此次同升入甲班的李夫子的孙子李舟思。

        明明已经相识三年,他还是这么腼腆,只听他不好意思问道,

        “慎行,我……我也有道算学题……想请教你。”

        赵慎行闻言大方回答,“请教谈不上,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是什么题?”

        李舟思连忙拿出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意思就是:有一些物品,不知道有多少个,只知道将它们三个三个地数,会剩下两个;五个五个地数,会剩下三个;七个七个地数,也会剩下两个。这些物品的数量至少是多少个?

        赵慎行思考片刻后便开始讲解,吴俊卿也在一旁听的极为认真。

        三人讨论的这副场景落在门后李夫子的眼中,夫子眼里写满笑意,看起来就甚为满意。

        散学后,赵慎行回到家中,意外地发现大哥回来了。

        三年前和张家合伙开的‘糕奶店’,自开起便大受夫人小姐们的欢迎。

        这三年来赵慎行根据前世的奶茶店也出了很多点子。

        为此赵慎言常常感慨,慎行在经商一途也颇有天赋。

        这话被赵老爷子听后追着他跑了两圈,钱氏也把他修理了一番。

        自那以后赵慎言再也不敢乱说话了。

        现在他住在县城的铺子里,跟着张老爷学到了不少东西,意外地和张家大少爷——张耀宗成为了好友。

        平日里他很少回来,一直在铺子里忙活。

        ‘糕奶店’收益一直不错,三年间已经开了四家店,甚至开到了新洲乡。

        刚开始的两个月,因为前期成本投入很多,便没有盈利。

        为此赵慎言常常夜不能寐,生怕辜负家人和赵老爷的信任。

        还好听了经过张夫人在夫人小姐们的圈子里的一番宣传,‘糕奶店’算是打响了名声。

        第三个月便开始盈利,直到张家收回成本,赵慎言才同意拿分成。

        铺子因为赵慎行的建议,装扮的很是精致素雅。

        有二人、四人、六人甚至八人间,每间都是不同的寓意,分别取自《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大雅、周颂、鲁颂和商颂。

        像国风——齐风间的就取自《甫田》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这间房随处可见用铜丝、铁丝制成的花花草草、猫猫狗狗。

        除了铺子的装扮,羊乳本身就受女子喜爱。

        《食医心鉴》记载:‘益肾气,强阳道,对体虚之人,无论何种病症皆宜,即使健康之人,服之亦可增加体质。’

        《魏书》王琚传记载:‘常饮羊乳,色如处子。’

        所以铺子里羊乳、羊乳制成的糕点定价再高,那些大户人家的女子都心甘情愿地付钱。

        一月除去成本竟然可赚一百两,赵家能拿到足足二十两,一年最少也有二百两!

        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赵家人心知肚明,这一切都离不开张家的帮衬,对此一直心怀感激。

        如今的赵家也买了一头牛,家里人做农活时可以不用那么辛苦。

        除买牛外还翻新了房子,赵慎行现在有两间屋子,一间卧房,一间书房。

        家里的伙食也得到显著的提高,以前只有逢年过节能有荤腥,现在饭桌上的肉到是常见不少。


  https://www.lvsewx.com/books/80672/80672015/267098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