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去江湖瞧瞧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江小白神情淡如水,内心却是失望致极,不像就不像呗!还要什么证据。

        失望归失望,倒也无所谓啦!反正二十年了也习惯了,只是咋听到有可能是父母亲的消息,心中难免会有些想法!不是的话,也就那个样呗!

        王家家主倒是表现得很是平静,他好似早知道杨不凡有此一说,他只是问杨不凡,言道:“杨兄是否说的话作得了数?”

        “当然。”杨不凡声音很是宏亮,言道:“王兄但讲无妨,我自当好生为之便是。”

        王家家主一副严肃的表情,两眼紧望着杨不凡,缓声道:“杨兄,请移驾书房一叙如何?”

        “当可。”杨不凡起身道:“王兄先行。”

        王雪莹和江小白也先后起身站了起来。

        王家家主摆手言道:“杨兄请。”然后又交待王雪莹先陪江小白坐坐。

        杨不凡朝王家家主所指方向迈起脚步。杨不凡临走时看也没有看一下江小白。

        俩人离去。

        王雪莹向目送王家家主和杨不凡离去的江小白做了个请的手势,“江兄,请坐。”

        江小白才收回目光坐了下去。

        江小白心里盘算着,这架势什么意思啊?王家家主把我扔在这儿,这是去确定我的身份吗?要是真的,杨大侠为何一点都看不出来。若是假的,又何必不让我离去?王家主到底又有何事要杨大侠帮他办呢?这神神秘秘的到底几个意思?

        王雪莹微转身子看着在发呆的江小白,她也不说话,心里想着这若是真的话,江小白岂不是伯父的师妹的孩子了吗?那杨什么的不凡好像称其为门主,这要是真的,江小白岂不是杨大侠的少主了吗?伯父的说辞倒似很有可能的,可为何杨不凡不认了,他口中的门主又是何门的门主呢?当年好像是发生了什么事,门主逃到赛外了,而她的丈夫和孩子却从悬崖掉了下去。是死了呢?还是活着。若江小白是那孩子的话,那他的父亲呢?掉崖身亡了吗?江小白又是如何去米其镇的。他师傅救下了他吗?江小白的师傅又是何方神圣?他又是如何碰巧救了江小白呢?江小白若是那门主的孩子似乎又不合理,可大伯为何又如此笃定呢?伯父又何事央求杨大侠呢?

        太多的为什么在王雪莹的俊脸上写下了许多不解。王雪莹摆了摆头,不再想了。她眸子微亮看向了江小白,江小白却还在低着眸子,她知道江小白在想什么?于是想试探一下江小白,她言道:“江兄,你今天受伯父之邀请来这儿,伯父和杨大侠的谈话,你听出什么来没?”

        江小白略思了一下,抬起眸子望向王雪莹缓声道:“有些明白,又有些糊涂。王伯父似乎知道我的身世,但不知伯父是否有什么证据没?伯父又如何断定的呢?我什么也没有说,伯父只是从相貌推测而已,这世上相似之人何其多,不可为依据,何况杨大侠就说不像。”江小白没有收回放在王雪莹脸上的眸光,他在等,他也不知在等什么,就这样任目光肆虐着王雪莹的俊脸蛋。

        王雪莹也很坦然,似乎挺享受江小白的眼光放在她身上。她又言道:“若是呢?你会怎么样?”

        于这个问题,江小白想过好多回,梦里也问个好多话。答案却是随情况而定,却又说不明白。父母亲不得已扔下他,他不怪他们。若是有意为之,不想认,也挺好,但心中难免有缺失,有牵挂,总算是带他来到这个世界的人,他也说不清。

        柳师傅把他教得很好,他虽然是孤儿,他不恨这个世界,不恨任何人。相反,他热爱这个世界,珍惜身边的人。

        他是一个重情的人,但有些许害怕再一次被拋弃,因此,他很少有朋友,他是奔放的也是孤独的,却从未有人能让他倾诉自己的心情。

        一个孤儿,甚而有可能是一个弃儿,他还有什么可求的呢?他心中真正拥有的只有师傅,可师傅毕竟是师傅,好多话只能藏于心底,就像江小三一样被埋藏了起来。

        江小白微微一笑:“顺其自然吧!”

        王雪莹,江小白在心中已经把她当哥们了。江小白和王雪莹甚是谈得来,他也不知为什么?他还是把哥们情义藏了起来,藏在心里某一角落里了。

        王雪莹不语,江小白不答。

        王雪莹若话,江小白必回。

        何时养成的习惯他也不知道,他只是心中认了这个“京城一哥”为朋友,她若不弃,他必交之。

        王雪莹眨了一下美眸,似问却没有问,“你会主动去找寻他们吗?”

        江小白似乎读懂了这如深潭似的眸子里的意思,这意思就漂浮在水面上。江小白主动答道:“会。”声音很是肯定。

        王雪莹灿烂的一笑,“我陪你。”说完话就低下了头不语了。

        江小白愣了一下,不是王雪莹的话语让他愣了一下,而是被王雪莹的神态弄得愣了一下。但嘴上很快又答道:“好!”这一声好道出了许多,他感觉心中舒坦了许多,许多东西被释放了出来,又觉有什么东西正往心里去,却不再郁闷纠结,而是满满的舒适感。他却不知那为何物!

        俩人不再言语,不知何时响起了脚步声,江小白和王雪莹扭头抬眸望去,见其来人,俩人都站了起来。

        杨不凡没有看江小白,他不带犹豫的离去了,脚步迈得大而稳,脊梁挺得直直的离去了。

        江小白目送杨不凡离去,心里也道不明是什么滋味。有关父母亲的一丝光亮,随着杨不凡的离去又音信全无,被杨不凡带走得干干净净,王家家主投入湖中的石子惊起的涟漪又如镜子一样恢复了平静。

        江小白也没有多少失望,随着王崇清和王雪莹的落座而坐了下来。

        王崇清下来时脸上是挂着笑的,送走杨不凡时脸上也是挂着笑的,落座后脸上仍然是有笑意,他似乎和杨不凡谈得甚欢而笑意无法离脸而去。

        江小白和王雪莹从王崇清的脸上就读出了杨不凡已经去帮他做事去了,好像已经办成了,这笑脸是有多灿烂呀!

        王崇清心情很好,他对江小白态度也特别好,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呀!他笑着言道:“江贤侄,你和一哥是友人,我可如此称呼你吧?”

        江小白站起答话:“江伯父,理当如此,小侄甚欢!”

        王崇清见江小白站起来答话,连忙双手示意江小白坐下答话,还笑言道:“贤侄,坐下说话,一哥把你当友人,我们就是一家人。”

        江小白甚感奇怪,也甚感欣慰,他还真希望能把一哥的家人当亲人看!他也说不清这种情感。他仍站着回话:“是,伯父。”话完才落座。

        王雪莹心中既喜又有一丝甜又有一丝丝羞,却好似明悟了什么,她的各种表情都从如深潭似的美眸中溢了出来,洒满一俏脸。她笑了,她也懂了,伯父同杨大侠进书房后而如此开心的心情。

        她为江小白笑了,她也懂江小白的心。这一笑是望着站起来回话的江小白笑的,这一笑倾城倾国。极是灿烂,犹如娇阳。

        江小白落座后,王家家主又开口说话了,他仍笑着言道:“贤侄,我有一个不请之请,可否说得?”

        王雪莹心想,伯父今天还真是怪了,一会儿求杨大侠帮忙办件事,一会儿又请江兄办事,到底何为,意欲何为呢?”

        江小白也甚感奇怪,却赶紧应道:“伯父请讲,我洗耳恭听。”

        王家家主笑言道:“贤侄,以后同我说话随意些,如一哥一样即好。哦!是这样子的,是这样子的,我有一物件寄存在烽火书院里,取物的日子到了,你可否和一哥帮我走一趟把物件给我取来。事成之后,我必有重谢,绝不亏待于你。”

        江小白心里好似奇怪,王府人手居多,王家家主为何请求自己呢?还是让自己和一哥去帮他取物件。到底什么物件呢?如果贵重,不应委身相求于己呀!自己凭什么呢?如是一般物件又何须屈尊相求呢?江小白本应谨慎待之,却因诚心相交王一哥,陪一哥走一趟未尚不可,自己不作主,陪同即可,于是答道:“伯父,重谢不用,小侄理当相陪一哥走一趟,乐意为之。”

        江小白知道烽火书院在哪儿,在锦阳城的北方,距此地八千里之路,离赛外也只有四千里路远。路途虽遥远,反正自己是出来游历的,就当历练也未尚不可。于是就应承了下来。

        王雪莹比江小白更感奇怪伯父的行为,为此,她没有说什么。她只是问伯父何时动身,她也没有问取何物,也没有问找谁取,更没有问取物件的凭证是什么。这些不问,伯父也会告之。

        王崇阳收起笑,望着王雪莹言道:“这事赶得急,午时三刻你们就动身,这路途遥远,你们即去取来一些换洗物件,我即让王总管为你们备好马车,让老刘头驾车送你们过去,路上没有什么事,也别多作停留。去吧!”

        王雪莹本想说点什么,却欲言又止。扭头望向了江小白。江小白也有许多疑问,却懒得问。但有一事得问一下,如何出得城门。

        王崇阳哈哈笑道:“我连杨不凡都敢放入王家府内,王家作为锦阳城的南大门,要让你们俩个出城池又有何难。”

        江小白见王家家主提杨不凡甚感奇怪,何为敢放?为何不敢放?但他很乖巧的闭嘴了。

        王雪莹也不明白,却已知杨不凡必定与玉京城的那一位有关。因为王家在大梁国只惧那一位。

        飞鸟飞鸽飞得甚欢,梁国各城池前前后后慢慢的都收到了书信。

        七杀令来得迅猛,也消失得飞快,因杀一个措手不及,任务完成的很好,又何须再作停留。

        七杀令本只杀可杀之人,现在七杀令一出,却是必灭掉一些门派,更重要的是必灭掉一些城池的监察司府内所有人。成了真正的乱杀无辜,圣英门对一些人来说成了真正的魔门。

        此次七杀令只出三天,灭了三大派五个城的监察司府就退走了。事情过去半个月了,京城的飞骑是否飞来太晚也还未定,因为他们仍有许多事要办,同样有许多人要杀。

        玉京城监察司府监察令牌一出如同七杀令,不乱杀几个人,不灭几个门派,这颜面如何找回。

        江湖人恨管府确实是事出有因。江小白就对管府的这些作为没有什么好感,甚而有些痛恨,即便好兄弟王一哥是玉京城两大司捕之一的“京城一哥”。

        幸好!关于一哥的传说都是江小白认为血性的,正面的。

        王一哥敢于亮剑,但只对奸邪之徒。

        王一哥敢于反抗违令,只因此事“他”认为于情于理监察司府的令是不对的。

        整个监察司捕也只有两人敢,也就是两大司捕。他们俩是特殊的存在,司座也得礼让三分。小事闲事不干。他们俩因是司捕,只捕人。

        此捕非彼捕,刀快就杀人。

        这才是真正的司捕的含义。

        江小白只恨不平事,不会恨满天下,于他面前的王司捕他就很喜欢。


  https://www.lvsewx.com/books/81890/81890567/257723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