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黛玉和假少爷 > 第8章 追忆

第8章 追忆


王熙凤索性将其余几条风筝线都剪断,大红蝙蝠、大金鱼追着凤凰风筝没入天边。

        宝钗朗声道:“信女愿日诵佛经三十三遍,求不论我与林妹妹谁先出阁,都能日日相见。”

        黛玉还没说话,薛虹就抢了先:“那就只能是妹妹你变成男子,让林姑娘做我的弟妹了。”

        王熙凤假意嗔怒:“你们薛家打的好算盘,林丫头早就说过要当我们贾家的媳妇儿了,有你们薛家什么事儿呀?”

        “我看未必,”宝钗摇头,“林妹妹的美人风筝是被宝船风筝卷走的,以后也许要坐着船出嫁呢。”

        几个人玩笑了一会儿,黛玉有心想单独跟王熙凤聊聊,便给轻拉了一下王熙凤的衣袖,两个人往王熙凤院子里走。

        黛玉侧过脸去,紫鹃正不近不远地跟在后面,保持着能看见黛玉,又不能窃听她们对话的距离。

        黛玉开门见山:“二嫂子,我有一件要紧事要问你。”

        王熙凤略带惊讶地问:“你个小孩子家家的哪有要紧事儿呀?莫不是和宝玉怄气了吧?”

        “不是,”黛玉正色道,“我已快要到及笄之年,却不知道我父亲留给我的东西都存在哪里。”

        “你这是担心你的嫁妆了?放心,都交由贾家公中收着呢。等你出嫁了就随着你去。可到底不用多费功夫,不过是前门出后门进罢了。”

        “二嫂子怎知道我一定会留在贾家呢?再者,就是前门出后门进,我也得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吧?”黛玉不肯由着王熙凤转移话题,执着地追问。

        “你的婚事自有老太太做主,还担心什么呢?”

        王熙凤也执着地不提“遗产”两个字。

        黛玉在心里咀嚼这个王熙凤的话和表情,知道这其中大有文章,以王熙凤的性格,如果她的安排清清白白,没有动用过自己的遗产,那她早就发怒了,哪能一直有耐心地跟自己打太极呢。

        “就算出阁了,我也是要管家的。提早管管我父亲留下来的遗产,也可以早日历练一下。”

        王熙凤听完苦笑了一下,挽起黛玉的手,黛玉不明就里,被王熙凤带着往西边走。

        “妹妹这样想,我只能陪妹妹去见老太太了。妹妹需得知道,如今我虽然管着家里的琐事儿,但大事上我一个人也做不了主。”王熙凤说完,轻叹了一口气。

        荣禧堂里,大丫鬟鸳鸯正在给老太太捶腿。

        黛玉和王熙凤向老太太问过安,各自在椅子上坐下来。

        黛玉瞧着老太太似乎气色不错,知道这都是鸳鸯细心调理的功劳,向鸳鸯道谢:“鸳鸯姐姐,多亏了你,老太太才活成老寿星。”

        老太太在炕上歪坐着,笑得满脸皱纹:“我的林丫头是个最孝顺的,又生得这样鲜妍袅娜。我老眼昏花了,远远瞧着你,还以为是见到了……敏儿。”

        老太太笑着笑着,抹起泪来。

        黛玉想起母亲贾敏,觉得六七岁时长在母亲身边的时光都逆流回来,那时的母亲还没有生病,美得像香案上供奉的观音。

        母亲的精神尚好时,会把黛玉抱在膝头,一字一句叫她念诗。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黛玉记得母亲念这首诗时,自己吵着也要去垂钓,父亲也当了真,抱着黛玉到小花园的金鱼池里,煞有介事地垂钓了一个下午。

        第二天才听到父亲跟母亲抱怨手臂疼。

        “小小的一个人儿,抱久了还挺沉的。”

        那时父亲与母亲恩爱情笃,在父亲案牍劳形,分身乏术的时候,母亲会带自己去小院子里摘花玩,再挑几支花插到父亲书房的花瓶里,权当是借黛玉折的花枝与父亲分享这一点小小的天伦之乐。

        后来母亲病入膏肓,不治而死。父亲也为母亲的离世日渐消瘦,再后来黛玉被送到了贾府,最后父亲随母亲而去,黛玉重回苏州,只带回了父亲的遗产。

        黛玉的人生在六岁以前是圆满的,太圆满了,无法锦上添花,在那之后只好一直“失去”和“别离”。

        “敏儿出阁的时候,凤丫头还没进我们贾家的门。那时她父亲为她的婚事筹谋了不少,千挑万选才选中了林姑爷。林姑爷人品俊秀,又是仕宦书礼大家出身。与你母亲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合八字的时候,算命先生说他们是瓜不离藤,藤不离瓜,能白头偕老的。你母亲嫁过去不出两年就有了你,谁知道……你还没出阁,她到先去了……”

        老太太说着,阖上了眼睛,眼泪还是止不住。

        我的父亲母亲已经“白头偕老”了呀,黛玉心里一片凄然。

        王熙凤见老太太哭得伤心,怕她哭出个好歹来,忙劝慰道:“老太太先把大事做定,再哭也不迟呀。如今林丫头快要及笄了,终身大事上可全指望老太太呢。”

        鸳鸯替老太太擦干眼泪,老太太这才慢悠悠地说:“我的两个玉儿都是极好的,以后一嫁一娶都从我的体己里面出。”

        黛玉叹了一口气,这一世她还要与宝玉共结连理吗?宝玉对自己的情谊固然是旁人比不了的,但每当她与宝玉独处时,黛玉却不再像前世那样怦然心动。

        对宝玉的迷恋与执念已经是太久远的事了,好像是装裱起来的画作,看着色彩斑斓,其实已经干涸了许久。

        如果不嫁给宝玉,又能嫁给谁呢?黛玉对贾府以外的世界一无所知。

        女子出嫁是一场豪赌,押上嫁妆、健康、青春韶光和对明日的无限期许,去赌一个安稳的后半身。

        黛玉想起薛虹曾经说过的话,他说这个世界上他看谁都不顺眼,说这话时他扬起眉毛,一脸的纨绔相。可那双眼睛直视着黛玉又好像非常真挚,句句都在剖白心迹。

        这世间果真太无趣了,也许是前世黛玉已经嫁给了宝玉,今生她对“嫁给宝玉,成为宝二奶奶”这件事已经麻木了,不再心动了,甚至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了。

        “老祖宗,孙女我还小呢,可不想现在就议亲。”黛玉把王熙凤的提议打了回去。

        王熙凤没想到算盘打空了,黛玉竟然直接拒绝了这样的大好机会,这竟不太像黛玉会做的事了。

        老太太轻咳了几声,说:“你和宝玉兄妹一场,最是情深意笃,宝玉要是让你怄气了,只管告诉我,我去打他。”

        黛玉不肯让老祖母失望,只笑着说:“没有的事儿,我和二哥哥一直是很要好的。”

        黛玉说着又在犹豫要不要把遗产的事说给老太太听,如果告诉老太太,老太太一定不会不管不问,自己好歹能拿到遗产的执结【1】。但如果真的告诉老太太,恐怕老太太会因为自己对贾家的“明算账”而寒心了。

        黛玉并不十分在意王熙凤和其他长辈为这事心存芥蒂,但无论如何也不肯用猜疑在老太太心里划出一道裂痕来。

        老太太问起黛玉的饮食来,又絮絮叨叨嘱咐了一通。无非是要“多进些时蔬”、“燕窝粥每日都要按时熬”、“有个头疼脑热的不要羞于请大夫”、“丫头们躲懒只管告诉你琏二嫂子去处置”等等。

        黛玉为了叫老太太放心,特意让鸳鸯拿出一个毽子来,轻轻踢了几下,证明自己进来身体康健,食无忧,寝无魇,居于安。

        老太太又想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叫鸳鸯去找一个手钏出来。

        鸳鸯对老太太的珍宝都门儿清,不一会儿就找到了老太太说的爱物。

        黛玉见老太太对着她招手,便走过去,只见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个东珠十八子手钏,每一颗珍珠都光洁圆润,攒在一起,像十八颗小小的月亮。

        老太太慢慢地把手钏戴在黛玉右手上,说道:“这是你母亲原来爱戴的,随着她出阁去了苏州,后来你父亲又把它交还给了我。”

        黛玉看着东珠手钏,暗下决心,老太太还在的时候她绝不会在老太太面前提起遗产的事,但这不代表她能接受继续这么糊里糊涂地被蒙骗下去,就算不借助老太太的力量,她也要自己查清遗产的执结。

        黛玉和王熙凤在老太太屋里用了午饭才离开,老太太见黛玉果然吃得香,高兴得自己也多吃了半碗粥。

        鸳鸯劝着老太太,不肯叫老太太吃得过饱,以免伤了脾胃。

        黛玉眼见老太太有些犯困了,知道她老人家日日都是要午睡的,不肯再打搅,于是和王熙凤一起退了出来。

        王熙凤这才说出心中的不解:“林丫头,我真是对你刮目相看,在宝玉的事上你也太沉得住气了。难道你就不怕有一天事情发生变故吗?”

        黛玉反问道:“二嫂子嫁进贾家这么多年,难道日日都是称心如意的吗?要我看,女儿未出阁时才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这是自然,可你能一辈子不嫁人吗?将来若是嫁给一个不知根底的人家,只怕你哭都没地方哭去。”

        “一辈子不嫁人又怎么样?”黛玉脱口而出,“我只守着父亲留给我的东西,难道还有吃完用完的一天吗?”

        王熙凤见黛玉还在查问遗产的事,脸上显出几分不耐烦来,对黛玉说:“林丫头,你的丫鬟来接你了,你先回去。我今日事多得很,改日再与你细聊。”


  https://www.lvsewx.com/books/86525/86525943/272325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