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大宋女首富发家记 > 第59章 未婚妻

第59章 未婚妻


林悠然第一反应是不可能。

        如果那天追击辽人细作的人是赵惟谨,救下她的也是赵惟谨,他没理由不告诉自己。

        但是,她没有和石武争辩,眼下的情形,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命。

        林悠然道:“石武,我知道你不愿意错杀好人,不然在南山村时就有无数机会对我下手。如今你费劲心思把我带到南京,不就是想光明正大替你兄长报仇吗?”

        石武的目光有一瞬间的闪躲,显然,被林悠然猜中了。

        林悠然再接再厉,“想来,你定然是在辽国查不到有用的线索,这才舍身去了大宋。你是想查出那日追击辽人的将领是谁吧?虽然你嘴上说是博领郡公,但是并没有确切证据,对不对?”

        石武面上闪过一丝讥笑:“我知道林小娘子智谋头脑远超凡人,但我心中有比山高比海深的仇恨,你用多少花言巧语都休想迷惑我!”

        林悠然摇摇头,说:“我心中无愧,不需要用花言巧语。我记得很清楚,那日辽人细作中留有一个活口,你大可以联系博陵郡公,个中原委一问便知。”

        石武脸色一变,急声道:“居然有活口,我为何在郡公身边待了这么久都不知道?”

        林悠然叹气:“所以说,那日追杀辽人的不是郡公。”

        石武将信将疑,询问般看向萧太后。

        萧太后一直没说话,而是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林悠然。原本她并没有将林悠然放在心上,只不过因为心疼石武,也就是萧兀这个侄子,今日才亲自出面。然而,此时此刻,眼瞅着林悠然三言两语就将石武完全压制住,萧太后不由上了心。

        她略一沉吟,很快做出决定。

        石武拿着萧太后的手令出门,想来是联系赵惟谨调查真相去了。

        林悠然被留下。

        萧太后命人送上好酒好菜,摆到她面前。

        林悠然早就饿得饥肠辘辘,瞧着食案上热腾腾的羊奶和羊排,毫不犹豫地吃了起来。

        萧太后意外地挑了挑眉,笑道:“林小娘子果然好胆色,怪不得我那个侄儿一口咬定是你害了他兄长。”

        林悠然咽下一口羊排,微微一笑,不卑不亢道:“我契丹话不够好,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理解了太后的意思。汉语中的‘胆色’是一个褒义词,是用来走正道、做正事的,而不是杀人越货、为非作歹。”

        萧太后挑了挑眉,道:“林小娘子不妨说说,你如今做的是什么‘正事’?”

        “做买卖。”林悠然喝了一口热腾腾的羊奶,看似轻松地说,“我在南山村经营着一家食肆,还有一个成衣铺,这次来雄州就是为了到宋辽两国的榷场看看。”

        “既是前来做买卖,为何会跟着一位宋国皇亲?”还是曾经屡次参与宋辽之战,大败过辽军的一位。

        林悠然顿了一下,故作镇定道:“想来石武跟您提过,我在南山村的摊子多亏了郡公帮衬才能开起来,郡公此次前往是以合伙人的身份……”

        这句话说出来林悠然难免心虚,只盼着赵惟谨跟她有默契,别说岔了。

        就这样,萧太后看似有一搭没一搭地向林悠然问着话,实际句句语带机锋,尤其在林悠然被食物分了心的时候,一个不注意就会被她套了话。

        一顿饭下来,林悠然如芒刺背。

        终于,一位女官模样的人进来,附在萧太后耳边说了什么。

        萧太后意外地挑了挑眉,看向林悠然的目光带上几分笑意:“难怪博陵郡公对你如此重视,我竟没想到,你会是他的未婚妻子。”

        林悠然比她还意外。

        未婚妻子?

        赵惟谨的?

        她这个当事人怎么不知道?

        林悠然瞅了眼刚刚进来的女官,不由猜测,是不是赵惟谨派人传信来了,他故意说自己是他的未婚妻,莫非是为了救她出去?

        但是,也不排除一种可能,萧太后在诈她。

        林悠然飞快地思索一番,采取了一种可进可退的说法:“我的确同郡公两情相悦,但只是换了小礼,尚未被官家赐婚,因此不敢以‘未婚妻’自居。”

        “我知道汉人的规矩,向来重视礼仪。”萧太后笑了一下,然后摆摆手,让人把林悠然带了下去。

        林悠然没回先前那个大铁笼子似的牢房,而是被侍女带到了一间偏殿,地方不大,有侍卫严密把守,想逃跑是不可能的。

        她干脆倚在胡床上,一边涵养精神,一边想着赵惟谨谎报婚事的初衷。

        与此同时,萧太后所在的正殿。林悠然前脚离开,辽国丞相,前不久才被封为晋国王的韩德让后脚就进了大殿。

        “盘问得如何了?”韩德让一脸笑意,显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萧太后在情人面前显得十分放松,轻叹一声,道:“她太过镇定,又十分聪慧,不似寻常女子。”

        韩德让温声劝道:“既牵扯到了宋国皇室,无论她是不是细作,都不好为难她。宋辽已然休战,榷场的开设于两国百姓皆有裨益,这个关头不宜再起冲突。”

        萧太后笑笑,说:“我倒不觉得她是细作了。”

        “怎么说?”

        “宋人向来好面子,尤其是那些世家清流,怎么可能让自己的未婚妻子去当细作?想来,也不会娶一个这样身份的女子为正妻。”

        韩德让笑道:“正是这个道理。”

        萧太后揉揉眉心,道:“接下来,就看兀儿那边了,我既来了南京,总该给他一个交代。”

        ***

        石武那边的调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事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原来,当时在雄州的辽人一共有两拨,一拨确实是石武的兄长,他们是去和大宋官员商议边境榷场的细节的。另一拨则是真正的细作。

        宋辽休战,隐藏在大宋的辽人细作原以为可以就此返回辽国与家人团聚,没想到,他们接到的命令却是继续潜伏。

        这批人误以为是石武的兄长从中作梗,因此合伙击杀了使团一行人,并伪装成他们,伺机返回辽国,不料被雄州守将识破,出兵追击。这才有了后来辽人细作报复性杀害平民,原身和李小娘子意外落水的那一幕。

        就像林悠然猜测的,那批人中留有活口,就关在雄州大牢。细作之间联络的暗语、做出这一恶毒计谋的通信俱全,石武不得不信。

        到头来,那日追击辽人的将领不仅不是石武的杀兄仇人,反倒间接帮他报了仇。

        最终,韩德让亲自出面交涉,同意用那个被关押的细作交换南京大牢中的所有宋人俘虏。

        但是,萧太后没有立即放了林悠然。她要求赵惟谨亲自来接,以便确认他们是不是真的“两情相悦”。

        这一消息是石武告诉林悠然的。自从得知杀害兄长的真正凶手,他对林悠然的仇恨彻底消失,转而开始帮助她。

        林悠然心急如焚。

        她舍不得让赵惟谨来辽人的地盘。当初在战场上赵惟谨杀了那么多辽兵,偌大的南京城中不知道潜伏着多少像从前的石武那样记恨赵惟谨的人,就算他再周密勇武,也躲不过成千上万支暗箭。

        石武看着她担忧的模样,心一横,道:“你是我抓来的,理应由我将你带回去。你若信我,现在就跟我走。”

        林悠然没有盲目惊喜,而是反问道:“你有多大把握?”

        “三、三成吧!”石武心虚道。

        林悠然看着这个未及弱冠的年轻儿郎,不由好笑。不愧是能跟小石子玩到一起的,果然不是工于心计之人。

        她该庆幸,石武并非真正训练有素、冷血无情的细作,不然她和赵惟谨在南山村的时候就危险了。

        “三成不行。”万一被抓到,石武这个皇亲国戚不会有事,她就惨了,还会让赵惟谨这些天的努力打水漂。

        但是,让她眼睁睁看着赵惟谨为自己涉险也不可能。

        林悠然思索一番,问:“你可知贵国太后此次前来雄州的真正目的?”

        石武面露警惕之色。

        林悠然扯了扯嘴角,补充道:“若牵扯你们国家的机密,不必为难,就捡着我能听的说一说,可好?”

        石武迟疑片刻,继而笑笑,洒脱道:“没什么不能说的……姑母此次微服南下,是为了边境榷场。都开了一年了,看似两国自由贸易,实际都是宋人把银钱大把地赚回去,我大辽却没得到实际的好处。”

        他顿了一下,说:“林小娘子不是很会做生意吗,若能献计献策,说不定姑母一高兴,就无需博陵郡公涉险了。”

        林悠然闻言,不由失笑。

        早期某些学者一度诟病“澶渊之盟”,觉得宋朝向辽国交纳岁币就是软骨头。殊不知,与庞大的军费开支相比,每年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实在算不得什么。

        更何况,两国休战开设榷场后,大宋对辽国常年出于“出超”地位,平均下来每年少说有七八十万贯钱流到大宋。这就相当于送出去的岁币不仅回来了,偶尔还能翻个番。

        怪不得萧太后急了。

        至于石武口中“实际”的好处,她还真有个主意。

        林悠然拜托石武传话,请求再见萧太后一面。石武干脆地答应下来。萧太后当真十分疼爱他,还真的把林悠然召去了正殿。

        林悠然开门见山道:“我有一物献于太后,若您瞧得上眼,还望收回让博陵郡公入辽的命令。”

        萧太后扫了眼她臂上的漆盘,道:“你应当知道,我让他来的目的。”

        林悠然点点头,道:“您是一国之主,自然不能白白地受了我等小儿的蒙骗,势必要试探一番。然则,我不愿让郡公入辽并非因为心虚,而是担心他的安危。”

        萧太后挑眉道:“你这是在暗讽我御下不严吗?”

        林悠然不慌不忙道:“太后日理万机,纵使生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顾及到每一个角落。虽说贵国律法严明,但保不齐有一两个鸡鸣狗盗之徒。”

        “堂堂博陵郡公会惧怕区区鸡鸣狗盗之徒?”

        “郡公自然是英勇无双,然则即便他刀枪不入,于我而言亦难免记挂忧虑……太后您是大智之人,想来能够理解。”

        林悠然这话带着十足的真心,不自觉流露出几分小女儿情态,倒叫萧太后开怀一笑。

        “兀儿说得没错,果然是个巧舌如簧的小丫头。”萧太后笑笑,道,“东西拿上来吧!”

        林悠然心头一喜,只要萧太后肯给机会,这事就成了一半。

        侍女从她手中接过托盘,呈到萧太后面前。是一件羽绒马甲,林悠然刚刚出门前从自己身上扒下来的。

        这件羽绒马甲是许氏得知林悠然要来雄州后连夜赶制的,没有任何花哨,只是续了厚厚的鹅绒,用密密实实的针脚缝着,入手轻薄,但十分保暖。

        不用林悠然多说,萧太后就看出了其中的好处。她轻描淡写道:“区区一件衣裳,就想换你情郎的安稳,这买卖未免太划算了。”

        林悠然摇摇头,说:“若只是区区一件,就值不得我拿到太后面前献丑了。若太后肯放我回去,往后这样的衣裳我会低价售往辽国,即便平民百姓都可穿得。”

        萧太后动作一顿,目光落在那件叠放整齐的羽绒马甲上,继而一笑,摆摆手让人把林悠然带了下去,留下了石武。

        林悠然出门前回头看了一眼,刚好瞧见石武用口型对她说“放心”。林悠然就真的放下了心,不期待石武帮她吹嘘什么,只要他能如实说,就足够让萧太后心动。

        果然,很快就迎来转机。

        林悠然再次出现在正殿,面前摆了一份契约,写明了羽绒服的款式、件数及价格。她默默地算了一笔账,不仅不赔,反而有些赚头。

        她抬头看向石武。

        石武别扭地别开脸。是的,这个价格是他提议的。明明知道即使再低林悠然也会答应,然而还是不想让她吃亏。

        毕竟,她遭受的这场无妄之灾本就因他而起,这份订单权当赔偿了。

        林悠然毫不客气地收下。

        刚好,中原地区天气渐暖,羽绒服售卖到了淡季,有了萧太后下的这批订单,山神庙成衣铺就不愁没活干了。

        契约签订,萧太后爽快地放了林悠然,还让石武护送她离开宫殿。

        没想到,还没出城门就看到前面一阵骚乱,林悠然都给吓出后遗症了——该不会又出了什么变故吧?

        正担心,就见一匹高头大马冲破辽兵的包围圈,飞驰而来,雪白的鬃毛在日头低下仿佛发着耀眼的光芒。

        马上之人更加耀眼,尽管风尘仆仆,尽管生出胡茬,俊美的五官俨然是她朝思暮想的模样。

        林悠然鼻子一酸。

        他终归是来了。


  https://www.lvsewx.com/books/99832/99832918/284677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