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残刃 > 第四十九章淞沪会战的得与失

第四十九章淞沪会战的得与失


 : : : :  刘茂才在病房期间,中日之间最大的战斗淞沪会战落下帷幕,和历史上没有任何的不同,淞沪会战以日军由舰队护送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的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等处突然登陆,包抄淞沪中国军队防线南方的背后。因蒋介石一直认为日军全力进攻上海正面,不会有从杭州湾登陆的可能,故在战事趋于激烈、兵源枯竭之时,将防守杭州湾的部队一一投入前方战场,到日军登陆时,在杭州湾北岸从全公亭至乍浦几十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仅有陶广第62师的2个步兵连、炮兵第2旅2团6连及少数地方武装防守,遂迅速即被日军击溃。中国方面由于刘茂才的存在,早就讨论过日军可能会在中国军队防守薄弱的地方登陆,但是蒋委员长固执己见,一直认为日军不可能从背后登陆。

         : : : :   当蒋委员长知道日军从金山卫登陆的消息的时候,于11月8日晚,蒋介石下令进行全面撤退,所有部队撤出上海战斗,分两路退向南京、苏州--嘉兴以西地区。由于命令仓促,指挥失控,大撤退结果演变成全面大溃退。

         : : : :   为掩护十万大军西撤,25日前,我军全线反攻,使日军不明我意图。此时八十八师师长受统帅部命令选派一位坚定果敢的军官,率领一支小部队据守要点,担任掩护。并要求坚持一定时日,以争取即将召开的九国公约谴责日本侵略行径,同时期望引起国际舆论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同情和声援。执行这一艰难而危险的任务,唯有勇敢机警和抱定必死信念,方能完成。所以谢晋元被留下来,带领八百壮士(实际只有四百一十人)守卫四行仓库。

         : : : :   自9日起,日军击退中国军队零散抵抗,连占虹桥机场、龙华、枫泾、青浦。11日,日军进至苏州河岸,南市及浦东担任掩护任务的部队奉令撤出阵地。当日,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

        酷{匠$b

         : : : :   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的全线撤退结束,也可以说是全线溃败。

         : : : :   刘茂才的横空出世本没有给淞沪会战的大局带来什么本质性的影响,只是比历史上歼敌数量多了那么一两万人,其他的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 : : :   淞沪会战的得与失,在刘茂才的前世争论很大,但是大家都认同的是日本人企图三个月占领中国的企图彻底破灭,为一些工矿企业迁到内陆提供了时间,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这一点是后世的专家学者都认同的观点。还有就是大家都认同蒋介石在淞沪会战的指挥是完全是在搅局的,三次叫停进攻,导致淞沪会战初期我方进攻功亏一篑。

         : : : :   至于得失在这一点上大家分歧很大,刘茂才在当时就总结了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为什么会失败。

         : : : :   刘茂才认为第一点就是战略指导思想的错误蒋介石和南京正府不能立足于独立自主,把战略战役的最大希望寄托于西方列强的干预上,企图借助别人的力量“以战求和”,立足点即根本错误。把一场军事战争打成了一场军事与政治战争的夹生饭,从蒋介石三次叫停中国军队的进攻就能看出来。

         : : : :   刘茂才归纳的第二点就认为在战术方针上的错误,淞沪会战除了初期中国军队主动实行攻势作战外,从整个战争全盘来看,中国军队一直处于被动的防守地位,在战役中的各主要作战阶段,也是多取守势。在敌人强大的海空军的巨大火力的情况下消极防御,单纯与敌人拼消耗,打阵地战,完全是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术,完全把自己的精锐放在敌人的立体火力下,成建制的被敌人大口径重炮消灭,重炮往往一发炮弹就能消灭一个加强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师往往五个小时就被打残了,只有几百人退出战斗。

         : : : :   第三点就是战役指挥上的错误,淞沪会战,老蒋和中国统帅部指挥上所犯的重大错误是对侧背的战略要地----杭州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老蒋在会战初期,也曾经设想过日军从金山卫登陆,包抄中国军队战线背后的可能,加上周老五的一再提醒。因此在沿岸建有简单的防御工事,以及留有部队监视。但是后来由于会战越打越激烈,因此将防守杭州湾的部队陆续抽调,支援淞沪。老蒋与他的德国军事顾问都认为,日军也已经全力投入上海正面作战,不会有兵力再投入登陆杭州湾。等到日军真的登陆金山卫,老蒋又惊惶失措,迟迟不愿作出撤兵决定,直到4天后面临全线崩溃、全军覆没的时候,他才下令在上海作战的部队全面撤退。撤退失机,仓皇下令,最终造成兵溃如山倒的局面。

         : : : :   刘茂才认为这三点是单从淞沪会战的这个会战的指挥方面来总结,还有一些就是从两个国家的大环境来分析。

         : : : :   刘茂才认为这第一点就是两个国家军队在武器装备上存在巨大的差距武器装备落后是淞沪会战乃至整个抗战正面战场其他战役,中国军队战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第一阶段想攻攻不上,第二阶段想守守不住,第三阶段想反击反不了,想撤出撤不了,缺乏重型火炮、空中支援等,是重要的原因!反观日军,武器装备占据绝对优势。飞机、重炮、军舰、坦克,从陆地到海上和天空,全方位立体作战,中国军队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简单举个例子:由于中国缺乏完备的军工体系,中国空军虽然在淞沪会战初期创造一些傲人的战绩。但是中国军队缺乏完备的军工体系,不能够生产飞机这类高精尖装备,飞机是损失一架,少一架。这也是中国为什么能在淞沪会战初期能够取得傲人战绩,中后期却没有什么作为的重要原因。中国的海军更是弱小,在抗战中只能在陆地上作战的奇迹创举。

         : : : :   第二点就是在战术观念和战斗素质上的差距,当时的中国军队普遍战术观念陈旧落后,战斗素质和军事训练差。不具备现代战争的常识,仍然抱着以往国内战争的老一套战法同日军作战。军官和士兵不知如何打敌机,打坦克,打要塞地堡。也不善于隐蔽自己,不懂得如何疏散和伪装,只是一味的强调勇敢、不怕死,精神万能,徒恃血气之勇。广西参战部队从后方来到前线,看到日军飞机过来投弹硬是不肯隐蔽或卧倒,甚至有的战士直挺挺的站立原地仰指敌机大骂,很多人还没正式走上战场就先枉送了性命。桂军的几万人马在淞沪会战中只坚持了两天。


  https://www.lvsewx.com/books/10/10434/56460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