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赵家天下宋朝人 > 第五十四章:假诸葛VS真曹操—宋灭后蜀1

第五十四章:假诸葛VS真曹操—宋灭后蜀1


建隆四年(963年)正月,赵匡胤灭掉南平;三月平定割据湖南的武平,荆湖之地,尽归大宋所有。

赵匡胤在拿下荆湖之后,割据四川的后蜀,就是他要收拾的下一个目标。

这年四月十九日,华州团练使张晖改任凤州团练使、兼西面行营巡检壕寨使。

在此之前张晖曾趁回京述职的机会,从经济角度反对征讨北汉,坚定了赵匡胤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

张晖一被调往宋蜀边境的凤州,马上就将蜀中山川险易俱绘图上报。

赵匡胤一看,大喜过望,开始准备伐蜀大计。

不过在伐蜀之前,赵匡胤需要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避免伐蜀之时,两面受敌。

首先这年七月,赵匡胤让王全斌、曹彬等人攻打北汉,这场战争一直打到第二年正月,以李继勋、曹彬等人在辽州城下大破六万汉辽联军而告终,一时之间北汉无法再动。

紧接着,这年八月,赵匡胤又让潘美坐镇潭州,担任潭州防御使,镇守湖南,防御南汉,到第二年八月,潘美率军拿下郴州,迫使南汉大军退守韶州,南汉也无法再度北上。

北线,南线搞定之后,宋朝伐蜀再无后顾之忧,赵匡胤可以放心的攻打后蜀了。

终于要说说后蜀这个国家了,在说后蜀之前得说说十国第一国前蜀。

前蜀的开国之君叫王建,王建祖传之艺跟武大郎一样——卖饼。

不过,王建倒没有继承家业,他从小就是个无赖之徒,以杀牛、偷驴、贩卖私盐为业。

因为为他在家排行第八  ,所以乡人称为“贼王八”。

王建一听,既然大家都叫我贼王八,我干脆做贼算了,他很快就落草为寇,干起了造反的勾当,一路流窜至武当山一带。

当时武当山道士没几个,和尚挺多,有个和尚对他说,小伙子你一脸富贵相,为什么要做贼呢?你还是放弃山贼这份没有前途的职业,去当兵吧。

王建依计而行,转而投靠忠武军节度使杜审权麾下,成为唐朝一个大头兵,从此开启王建飞黄腾达之路。

尔后王建成为了唐末大太监田令孜的养子,官也做到了永平军节度使。

文德元年(888年)十二月,唐昭宗任命韦昭度、王建率军讨伐割据四川的田令孜、陈敬瑄。

大军主帅韦昭度是个草包,军权很快落入王建之手。

大顺二年(891年),唐昭宗下令大军回京,但羽翼已丰的王建抗命不遵,西征军主帅韦昭度怕被王建杀死,自行回中央复命。

王建随后派兵驻扼守剑门关,切断了四川与唐朝的联系,自此,四川成为王建的地盘。

唐昭宗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承认王建割据四川的事实,实际上王建另起炉灶,建立一个政权,拉开十国割据的序幕。

而后王建开始关起门来做四川老大,干掉了陈敬瑄、田令孜,顾彦晖等四川其他势力,统一了四川。

唐朝对王建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坐视王建在四川做大。

到了天佑四年(907年),唐朝被朱温灭亡,王建拒不承认朱温,在这年九月正式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十国当中的第一国正式建立。

光天元年(918年)六月初一日,王建病故,终年七十二岁,称帝十二年。

王建死后,他第十二子王衍继位,王衍是典型的虎父犬子,在位期间一件好事都没干。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王衍的年号也是乾德,和赵匡胤用了一个相同的年号,后来把赵匡胤给恶心坏了。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月初十日,后唐庄宗李存勖派魏王李继岌、郭崇韬等人率兵六万攻打前蜀。

后唐大军入川,仅仅七十天之后,王衍就宣布投降,而为他起草降表的大臣叫李昊(这哥们有意思,先按下不表),前蜀就这样灭亡了。

后唐灭亡前蜀后,委任董璋为东川节度使,孟知详为西川节度使,将四川一分为二,共同为后唐镇守四川。

其中董璋和前面讲过的南平开国之君高季兴一样,都是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

董璋是个猛将,后来做到了后梁泽州刺史,后唐灭亡后梁后,他果断投降后唐,依旧被后唐重用。

而孟知详是晋王李克用的宠臣,并娶了李克用之女琼华长公主(一说是李克用弟弟李克让之女)为妻,也就是说孟知详成为了李克用的女婿(或侄女婿)。

李克用死后,李存勖对孟知详这个大姐夫也十分信任,先后任命孟知详为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北京留守,甚至把自己的小妾李氏赐给了孟知详。

小舅子送姐夫一个女人,这事挺搞。

孟知详满头黑线,你送什么不好,送个女人给我是几个意思?你这么做有问过你姐姐的意见吗?你可以不顾,我可不能不顾,要不然家里得翻天。

于是,孟知详就让李氏送给琼华长公主做丫鬟,以示清白,老婆大人,我没动过她,我绝对忠诚于你!

但这个李氏很聪明,有一天她告诉琼华长公主,她前天晚上梦到大星堕入怀中。

琼华长公主马上说:“婢有福相,当生贵子”。

然后让李氏去侍寝孟知详,不久李氏果然怀孕,为孟知详生下第三子孟仁赞。

就在孟仁赞出生四年后,也就是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复唐称帝,建立起后唐政权。

再过两年后灭掉前蜀,并任命孟知祥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负责镇守四川。

孟知祥到达成都后不久,后唐便发生了大变乱,先是郭崇韬被奸臣诬陷而死,紧接着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李存勖被侍卫大将郭从谦射杀。

事后,李存勖的义兄李嗣源继承帝位,是为后唐明宗。

后唐的乱局让镇守四川的孟知祥忧心不已,李存勖是他最大的靠山,他是李存勖的姐夫,却不是李嗣源的姐夫,谁知道李嗣源会怎么对付他。

同时,四川的富庶又让他滋生非分之想,由此萌生了据蜀称帝的念头。他开始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在李嗣源在位的七年间,孟知祥虽然表面上仍效忠朝廷,但在背地里一直干着割据称王的打算,为此不惜跟朝廷的军队兵戎相见。

天成四年(929年),孟知祥先是和东川节度使董璋联姻缔盟,联合对抗李嗣源。

长兴元年(930年),九月,董璋举兵反唐,孟知详起兵响应,后唐和两川战争爆发。

结果后唐军队大败,李嗣源只能承认孟知详、董璋割据四川的现实。

一打败李嗣源,孟知详和董璋这对亲家马上翻脸。

长兴三年(932年)四月,董璋被孟知详击败,自尽而亡,孟知详吞并东川,统一四川。

此时李嗣源无力征讨孟知祥,只好默认现状。

长兴四年(933年)二月,李嗣源任命孟知祥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行成都尹、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并封其为蜀王。

同年十一月,李嗣源驾崩,孟知祥彻底清除僭号称帝的心理障碍。

应顺元年(934年)正月,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建国号为蜀,史称后蜀。

孟知祥称帝后,追封琼华公主为皇后(两年前已经病逝),并册立夫人李氏为贵妃,让她在实际上行事皇后的职权,而后这年四月,改元明德。

同年六月,孟知详重病不起,他立儿子孟仁赞为皇太子,命其监国。

同年七月二十六日,孟知祥病逝,太子孟仁赞继位,改名孟昶。

孟昶继位的时候只有十六岁,于是孟知详手下很多大臣都不服这个小娃娃,其中尤以李仁罕、李肇、张业最为骄横嚣张。

但是,孟昶虽然年纪小,却很有手段,很快就干掉了李仁罕,李肇也被强制退休。

广政十一年(948年),孟昶又干掉了张业,将王处回、赵廷隐罢相,后蜀旧臣被一扫而光,孟昶开始亲政。

等到后晋灭亡后,孟昶又拿下了秦、成、阶、凤四州,后蜀实力达到鼎峰。

客观来说,孟昶其实并不是什么无能之辈,他在位三十二年,是五代十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

孟昶在位初期,勤于政事、整顿吏治、惩恶除奸,那句“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人父母,罔不仁慈。”就是他的名言。

而且他“劝农恤刑,肇兴文教,孜孜求治,与民休息”,使得后蜀大治,四川成为当时天下少有的一片乐土。

但是可惜,孟昶很快遭遇一个劲敌——柴荣。

广政十八年(955年,后周显德二年),柴荣出兵收复秦、成、阶、凤四州。

经此一遭,孟昶饱遭打击,从此就跟变了人一样,亲佞远贤、骄奢淫逸,怎么舒服怎么来。

孟昶奢靡的程度令世人瞠目结舌:他的尿壶都是用七种宝物打造而成,其他日用品的材质更是非金即玉,极尽奢华。

尤其是等孟昶开始宠爱国色天香的花蕊夫人后,更是大兴土木,“专事奢靡”。

有什么样的国君,就有什么样的臣子,在孟昶带头表率下,文恬武嬉,后蜀国力急剧下降。

后蜀君臣,浑不知达摩克里斯之剑已经高悬头顶。

也就后来柴荣转而攻打南唐,而后又北伐契丹,无暇顾及后蜀,后蜀这才得以苟延残喘。

等到赵匡胤篡周建宋,并收复荆湖之后,后蜀就已经成为了赵匡胤盘中大餐,赵匡胤即将对后蜀下手。

此时赵匡胤有个比曹魏灭蜀更大的优势——赵匡胤占据了荆湖,可以兵分两路攻打后蜀。

后蜀不是没有聪明人,建隆四年五月,李昊就对孟昶:“臣观宋氏启运,不类汉、周,天厌乱久矣,一统海内,其在此乎。若通职贡,亦保安三蜀之长策也。”

李昊是铁杆的投降派,他啰哩巴嗦一大通,意思其实只有一个,劝孟昶向赵匡胤称臣。

温柔乡本是英雄冢,孟昶的雄心壮志早已经被消磨殆尽了。

他当即表示同意,对,我们打不过宋朝,识时务者为俊杰,该称臣称臣,该投降投降,

孟昶马上就要派使臣去向赵匡胤称臣。

这个时候,孟昶的心腹枢密使王昭远不干了,他马上制止了孟昶,赵匡胤是皇帝,你也是皇帝,你当皇帝那会,赵匡胤还不知道在哪玩泥巴呢,你干嘛向他称臣?

王昭远这人有意思,他出生贫寒,自幼父母双亡,无依无靠。

但这种悲惨境遇,反倒让他养成聪明乖巧,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他人心理的性格。

王昭远十三岁那年,被一个叫智諲的僧人收留,跟着他识字念书。

这一下,王昭远变得更加机巧满腹、玲珑八面了。

有一天孟知祥在署中设宴,盛情款待智諲和尚,王昭远以随从身份一起赴宴。

正是这次机会,改变了王昭远的命运。

孟知详见王昭远聪慧机变,就把他留了下来,给儿子孟昶做伴读,从此王昭远就和孟昶朝夕厮混在一起了。

王昭远不傻,他知道自己一辈子的希望就寄托在孟昶身上了,因此他时时恭维,处处顺从孟昶,而孟昶也将他当最好的朋友,最铁的哥们儿。

等到孟昶成为后蜀皇帝后,便立即将王昭远提拔为卷帘使,迁诸司使,后来更是让他当上了枢密使。

孟昶非常信任王昭远,“机务一以委之,府库财帛恣其取不问”。

孟昶觉得王昭远挺有能耐。

因为王昭远这人好读兵书,几本兵书读下来,他觉得自己亦有成为世间名将的潜质,不对,他就是当世第一名将。

从此之后,他开始好论方略,行军布阵,攻城掠地,文韬武略,他说得是头头是道,一听还真像那么回事。

没有人会当面告诉王昭远,历史上还有个纸上谈兵的家伙叫赵括,所有人只会恭维他。

在一片吹捧声中,王昭远昏了头,他经常自比蜀国前贤——诸葛亮!

当年诸葛亮也是在四川辅佐刘备、刘禅,而今正是我王某人辅佐明主建功立业之时。

当然,王昭远知道很多人看不起他,但他不服气!

你们凭什么看不起我,不就是因为我运气不好,没有个好爹嘛?可这是我的错吗?

你们说我不知兵事?你们可知道我可是把兵书都给翻烂了,排兵布阵之法对我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我能有今天,绝不只是靠拍皇上马屁得来的,我也是有真材实干的!

现在我只不过英雄无用武之地,等有机会,我一定要让你们知道,我就是我们大蜀的诸葛亮!

自古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当初诸葛亮可是没投降曹魏的,现在有我王某人在,大蜀绝对不能降!

王诸葛这一顿忽悠,孟昶就信了,越看越觉得他像诸葛亮。

于是孟昶同意了,决定与赵匡胤真刀真枪干上一仗,马上派文思使景处瑭等人率兵堵住宋朝入侵四川的要道。

王昭远激动万分,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证明自己的机会来了,现在就是自己学以致用,大展拳脚的最佳时机!

出川北伐,平定中原,才是我的目标,诸葛亮没有做到的事,就让我王某人来做到!

请不要嘲讽王诸葛,人贵有志,其志可嘉,他是个有志气的人,请给他一点掌声。

而在当时山南节度判官张廷伟,也不知道是拍王昭远马屁,还是真觉得王昭远是诸葛亮转世。

他跑去跟王昭远说:你一直没有重大军功,别人难免心里不服。不如趁现在天下纷乱,联合北汉,劝北汉南下,我们再一起从黄花、子午谷出兵应之,使中原表里受敌,到时关右之地,就能全归我们所有。

王昭远一听有道理,马上派孙遇、赵彦韬、杨蠲三人带着一封蜡信去联合北汉。

三人马上奉命出了成都城,星夜兼程,奔赴太原。

然而,王诸葛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北汉已经被赵匡胤狠狠的收拾了一顿,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动弹不得,根本无法和后蜀联合。

第二个错误,这是李重进曾经也犯过的错误,王昭远派这三人信得过吗?

反正赵彦韬信不过,他没去太原,而是去了开封,他把这封信送给了赵匡胤!

赵彦韬看得很清楚,你王昭远只是个假诸葛,他赵匡胤却是个真曹操。

假诸葛,真曹操一掐架,选择投靠谁不是很明显吗?

赵彦韬这一叛变,三人之首的孙遇急了,没想到你浓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啦?

你这人怎么这么无耻,叛变这种事,当然是应该由我来做啊。

可惜孙遇慢了一拍,被赵彦韬抢了首功,他只好另辟蹊径,想个更好的办法,向赵匡胤投诚请功。

办法还真被孙遇想到了,他将蜀国边防要寨,山川地理,兵马分布,一股脑告诉了赵匡胤。

这样一来,剩下一个杨蠲还信不信得过已经不重要了。

赵匡胤大喜过望,笑道:“西讨有名矣!”

这下,大宋王朝征讨后蜀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了。

很快,赵匡胤就将发兵攻打后蜀!

上一次,李存勖灭蜀,用了七十天,这次赵匡胤面对王诸葛坐镇的后蜀,要用多长时间呢?


  https://www.lvsewx.com/books/15744/15744513/315147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