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赵家天下宋朝人 > 第三十八章:反宋第一枪

第三十八章:反宋第一枪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十四日,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正式造反,打响反宋第一枪!此时,距离赵匡胤篡周建宋才刚刚过去一百多天。

老实说,这还是李筠第一次造反,他的造反经验基本为零。

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五代造反这么多,随便找个例子,就可以取取经,李筠随即就制定了造反计划。

首先,李筠让人写了份反宋讨赵檄文,史称这份檄文“辞多不逊”。

这叫舆论战,檄文内容多半是些赵匡胤的黑材料,先上来臭骂赵匡胤一顿,骂赵匡胤忘恩负义、卑鄙无耻,用阴谋诡计篡夺后周江山,欺负孤儿寡母。

李筠以此从根子上否定宋朝,这就是一个乱臣贼子建立的伪朝,为自己反宋找了一个最光明正大的旗号,自己不是造反,而是拨乱反正,恢复大周江山。

同时也诱之以利,晓之以理,号召天下忠义之士,尤其是后周那些节度使,一起和他共举大事,讨伐赵匡胤这乱臣贼子。

李筠首先盯上的是原侍卫军五把手、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曹州节度使、检校太保袁彦,袁彦之前被赵匡胤排挤出开封,到陕州担任保义节度使,成为当地的土皇帝。

袁彦是赵匡胤的政敌,赵匡胤篡位之后,凶悍嗜利的他,马上招兵买马,准备谋反。

按理来说,李筠一反,袁彦也应该起兵响应。

可能赵匡胤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马上派潘美去陕州担任监军,探探袁彦口风(潘美:对,又是我!)。

这活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如果袁彦真要造反,潘美将会被马上砍掉脑袋,当做祭旗之物。

可潘美接到任务后,立马出发,来了个单骑赴陕,勇闯龙潭虎穴。

神奇的是,也不知道潘美用了什么手段,不仅说服袁彦不造反,而且在这年八月,还把袁彦亲自带回了开封,当众向赵匡胤表示了臣服。

赵匡胤大喜过望,力赞潘美道:“潘美不杀袁彦,成我志矣!”

潘美再一次完成危险任务,单骑摆平了一个潜在造反的藩镇,真是所有监军的楷模!

袁彦没指望上,李筠又看上了建雄节度使杨廷璋。

杨廷璋的姐姐是郭威的妃子淑妃,郭威的小舅子,柴荣称他为舅舅,是后周皇亲国戚。

柴荣非常信任他,继位后提升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充宣徽北院使。

后来又外放地方,担任建雄节度使,此后一直坐镇晋州。

柴宗训继位后,又加封检校太傅(赵匡胤称帝后加封检校太尉)。

李筠想来杨廷璋肯定会跟他一起造反,马上给他发了封邀请信,一起造反。

晋州可离潞州不远,是宋朝北方军事要镇,一旦杨廷璋和李筠联手,昭义、建雄两大藩镇将会连成一片。

因此赵匡胤并不是没有提防杨廷璋,派了荆罕儒去晋州担任钤辖,盯住杨廷璋。

当时荆罕儒总感觉杨廷璋是后周的皇亲国戚,他要造反。每次和他办公,都让手下全副武装,一旦有机会就结果了杨廷璋。

但是,杨廷璋明知赵匡胤、荆罕儒不信任他,依然开诚布公,坦诚相待,并不防备。荆罕儒一下就被他给镇住了,并不敢动手。

等到杨廷璋接到李筠来信后,一点都没有外甥柴荣出头之意。

开玩笑,柴宗训亲外公符彦卿都没说什么,我一个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舅姥爷凑什么热闹?

杨廷璋马上把这信交给了赵匡胤,并且出谋划策,帮赵匡胤制定计划镇压李筠叛乱,甚至还派兵攻打李筠。

这样一来,李筠又少了个帮手,于是他又看上了李重进,正好这时李重进也派心腹翟守珣北上联系李筠,结果翟守珣北上途中,被赵匡胤的人给抓了,而后成为了卧底,回到扬州劝李重进不要起兵响应(此事容后详述)。

李重进靠不上,那其他人呢?

一个人的名字呼之欲出——赵匡胤的老上司、忠武节度使兼侍中张永德。

他可是郭威的女婿,柴荣的妹夫,后周最亲最亲的皇亲国戚,他该出手帮忙吧?

可惜张永德是个老滑头,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造反就是死路一条,根本就不出头,心甘情愿的当起了赵匡胤的臣子。

李筠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国内是靠不住了,他开始找外援,外援有两个,后蜀、北汉,

李筠马上派人秘密穿越陕西,准备和后蜀孟昶结盟,共同攻打宋朝,但是很不幸,他的使者被宋朝的边防卡给逮到了,始终都没法联系后蜀。

那就只有联系北汉了。

李筠当即把监军亳州防御使周光逊、闲拨使李廷玉拿下,派人送给了北汉皇帝刘承钧,用最坚决的手段,告诉刘承钧,当初我把你的信上交给赵匡胤,是我猪油蒙了心,现在我造反是认真的,你也别怀疑了,马上派兵来帮我。

这次李筠成功了,北汉刘承钧马上答应出兵帮助李筠攻打宋朝。

李筠来劲了,马上发兵攻打泽州,干掉泽州刺史张福,占据泽州,宋朝开国以来第一场叛乱随即爆发。

李筠首战告捷,接下来就该计划计划接下来怎么打了。

其实从实力上看,李筠不过一镇之力,而赵匡胤则是一国之主;李筠的军队是地方军,而赵匡胤则是抽选地方精锐组成的中央禁军。

以一镇反一国,以弱军攻强军,李筠在实力对比上明显处于下风。

但李筠有一个优势,他的大本营在潞州,潞州就是世人熟知的上党,“居天下之肩脊,当河朔之咽喉”,是绝对的兵家必争之地。

此时他又拿下了潞州西面的泽州,太行山近在咫尺,只要他冲上太行山,以太行之险,一冲而下,直接就可占据黄河上游。

为此,李筠谋士闾丘仲卿权衡利弊,分析了形势:李筠以一孤军举事,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的事,虽然有北汉之援,但开封禁军精锐,难与争锋。

而后闾丘仲卿建议李筠西下太行山,占领怀州(今河南沁阳)、孟州(今河南焦作),堵住虎牢关,据守洛阳,东向而争天下。

其实,闾丘仲卿的建议是上上策,洛阳就是李筠应该攻打的地方。

一旦李筠攻取洛阳,便可夺取隋唐以来的永丰、回洛、洛口、河阳等大粮仓,一举控制大宋粮食产地,并断绝开封的漕运。

赵匡胤中央禁军在是精锐,没了粮食,也只能做个饿死鬼。

更妙的是,此时后周恭帝柴宗训、符太后正好在洛阳。

一旦李筠攻克洛阳,再抬出这两尊大神,就可以名正言顺打起反宋复周的大旗,奉天子以讨不臣,到时候说不定天下将会云集响应。

可李筠不以为然,认为擒贼先擒王,就应该直奔开封,而且他觉得那两个孤儿寡母,没什么号召力,还不如自己的名头好使。

李筠自信满满的表示道:“吾周朝宿将,与世宗义同昆弟,禁卫皆旧人,闻吾之来,必倒戈归我。”

大哥,你才几个菜,就喝成这样了?

这会恐怕柴荣复生,也不一定能让赵匡胤喂饱的禁军倒戈相向,你妈贵姓,能让你有这样的信心?

说完,李筠又来了句:“况有儋珪枪、拨汗马,何忧天下哉。”

李筠说的儋珪枪,指的是他帐下爱将儋珪,骁勇善战,枪法无双;而拨汗马是李筠一匹日行七百里的骏马。

这就是李筠最大的资本,李筠自信,有一将一马,必将横行天下,难逢敌手。

大哥,你以为你这是骑马单挑呢?再说你单挑能是赵匡胤的对手吗?

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叫人疯狂,李筠已经疯了,可以提前为他举行默哀仪式了。

不过赵匡胤这会可没心思搞这套,他只想李筠快点死。

这年四月十七日,李筠反宋攻克的消息传到开封,赵匡胤确实有点慌,闾丘仲卿看出的问题,他也看到了,他马上制定平叛计划。

四月十九日,命石守信、高怀德立即率军火速进讨,一定要快,一定要把李筠堵住,不能让他下太行山,为此赵匡胤特意嘱咐道:“勿纵李筠下太行山,急进师扼其关隘,破之必矣!”

与此同时命三司使张美筹集军粮;

再下令升怀州为团练州,以怀州刺史马令琮为团练使,防备泽州失守后,怀州再失。

五月初二日,命慕容延钊、彰德留后王全斌率军由东路与石、高会合。

五月初三日,令郭进为洺州防御使兼西山巡检,防备北汉。

有些事,就是怕想,一说北汉,北汉就动了。

就在当天,北汉皇帝刘承钧不顾手下大臣赵华的反对,执意亲自率军去支援李筠。

出发前刘承钧一想,自己这趟南下,加上李筠和赵匡胤,不正好三缺一吗?刘承钧马上想请自己的好叔叔契丹人南下,正好凑个数打麻将。

结果,李筠表示,请神容易送神难,契丹人不是那么好打发的,我李某人绝不和契丹人合作,这是原则问题!

我们这回斗dizhu就行啦,麻将就不打了,就我们俩人足以弄死赵匡胤。

刘承钧一听这话,都差点给晕了过去,打人不打脸,天下谁不知道我就是契丹人的侄皇帝,你这么说几个意思?

但他给忍了这口气,继续南下和李筠汇合。

刘承钧一来,李筠心情大为振奋,亲自到太平驿去接他。

怎么说刘承钧也是一国之君啊,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可是一见面,李筠大失所望,他可真的没想到,几年不见,北汉穷得都揭不开锅了。

刘承钧堂堂一个皇帝,居然只带来了几千人马,而且人瘦马疲,军容不整,别说军队了,连他的銮驾都寒酸得要命。

瞧这模样,实力还没李筠强,要不是有契丹人撑腰,李筠甚至觉得自己就可以灭了他。

但就算这样,刘承钧还大摆架子,要李筠以臣子之礼觐见!

当时李筠脑子肯定是突然短路了,他居然真的以臣子之礼拜见了刘承钧。

李筠啊,李筠,北汉和后周什么关系,你心里没点数?那可是不共戴天的死敌,你成为死敌的臣子,还怎么恢复后周?

而刘承钧却很高兴,马上投桃报李,封其为西平王,位在宰相卫融之上。

然后两人谈起了合作事宜,结果一谈就要崩。

因为李筠脑子又短路了,他一上来就大表自己对后周王朝的忠心,大谈自己受郭威大恩,夜不能寐,必当誓死效忠。

郭威?那可是杀了我哥,夺了我刘家江山的主,你效忠他,那我是什么?

刘承钧有点蒙,心里很是火大,但他还要利用此人,也不好发作,沉默不语。

最后双方进行实质性合作,刘承钧送给李筠三百匹马,还有一些武器,另外还有一个大活人——刘承钧让宣徽使卢赞担任李筠监军,怎么说你李筠也是我大汉的西平王了,派个监军也很合理吧?

监军什么玩意?西平王李筠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这是给自己多弄了个爷爷啊。

李筠心里很不爽,对这个卢赞爱理不理。

不过双方勉强达成合作,接下来双方开始想着怎么打赵匡胤。

李筠还是处于疯癫状态,要直接去打开封,并且根本不跟卢赞商量,直接说:“大梁兵皆我昔时部曲也,见我则降耳!”

卢赞一听这话就怒,你要这么能,找我们大汉干嘛?

卢赞拂袖而去,谈也不谈了,跟疯子没什么好说的。

最后还是刘承钧派卫融来和稀泥,双方的合作才没立马崩溃。

谈也谈了,既然你要去打开封就打吧,李筠留下长子李守节驻守潞州,自己领着三万兵马,以及刘承钧送来的三百匹马,还有卢赞,一起从泽州南下。

五月初五日端午节,李筠在长平碰上了大宋平叛大军。

这时李筠才突然发现,自己的名头不够好使,对面那些禁军老部下,他们不投降啊。

非但不投降,一见面就是一通猛揍,猛揍一顿下来,李筠大败,被斩首三千多人,十分之一的兵马一下一就没了,还丢了泽州外围重要据点大会寨。

李筠,这个粽子吃得可还爽?

不过老实说,这都没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嘛,接下来李筠就有些坐不住了。

大宋这边慕容延钊、王全斌已经出动,正向泽州迅速靠拢;

而且杨廷璋这些地方兵马也没有闲着,完成了集结,对李筠抽出了刀子,刀锋直指泽州的李筠,以及还有老家潞州。

李筠终于从疯癫中醒来,开始有点慌,一边命令李守节加强警戒,一定要守住老巢潞州;一边自己则以泽州为中心,收缩兵力,固守在太行天险,

这样一来,战争形势立刻发生转变,李筠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守。

兵出太行山,顺势而下,夺取黄河,或取洛阳,或攻开封,已经成为幻想,李筠只能想着怎么守住自己的地盘。

其实对面的赵匡胤心里也很慌,他不是怕李筠,他是怕和李筠僵持不下。

大宋建国日短,自己资历确实不够,震慑不住一些居心叵测的地方藩镇。

自己为了搞定李筠,已经投入了全部力量,一旦没能快速快决,各地藩镇必将起异心,到时天下群起而攻之,大势危矣!

因此,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弄死李筠。

经过慎重考虑,赵匡胤决定御驾亲征,亲自搞定李筠叛乱,你不是找我吗,爷来啦!

于是,李筠光荣的成为了赵匡胤第一次御驾亲征的对象

他的儋珪枪、拨汗马,该派上用场了。


  https://www.lvsewx.com/books/15744/15744513/316315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