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赵家天下宋朝人 > 这个皇帝是个人

这个皇帝是个人


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十七日,郭威在滋德殿驾崩,享年五十一岁,在位三年多一点点。

盖棺定论,是时候,给这位雕青天子传奇一生做个评价了。

郭威和五代很多将领一样,出身贫寒,却长得虎背熊腰,性格豪爽,快意恩仇,任侠负气,年轻的时候,不务正业,违法犯纪的事没少干。

而后迫于无奈,应征投军,从此在军营当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四个王朝效力。

这样的经历,在整个五代时期,还能找出很多几乎同样的样本,比如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

但郭威运气比一般人要好,他跟随的第一个领导潞州留后李继韬因为叛晋投梁,被后唐庄宗李存勖所杀,而他却因祸得福,成为了李存勖的亲军,后来又投在了后汉高祖刘知远的麾下。

从此,他跟在刘知远后面,混得风生水起,平步青云。

当刘知远成为皇帝后,他成为了后汉王朝军方第一大将,官拜枢密副使;

刘知远死后,他又升任枢密使,成为五大顾命大臣之一,成为后汉王朝有数的几个大佬。

这就是郭威的发家之路,期间他杀人无数,用无数敌人的头颅换取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很正常,没必要为他辩解什么,不杀人的将军,还能是个将军吗?);

期间他经历了太多的背叛,或许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所谓的忠义,在他心中价值几何。

但是,在古惑仔小皇帝刘承祐杀他满门之前,郭威都完美符合一个忠臣的形象,暗地里怎样不说,至少表面恪守臣礼,对刘承祐恭恭敬敬,谨小慎微。

或许这是他的假象,他是一个深于城府,善于表演,坚忍不拔,当机立断之人,可这正是一个政治家应有的特点。

郭威完成了从一个军阀到政治家的转变。

郭威不是个善良之辈,为了抢夺皇位,他照样可以纵容兵士,抢掠开封,他带来的士兵,也犯下了很多罪行,堪称罄竹难书。

可郭威始终都有足够的耐心进行一场又一场表演,掩饰自己真实意图,他有足够的毅力,克制自己狂暴冲动。

他没有像纵横沙场那样,大杀四方,而是选择尽量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

于是他成功了,他成功的成为了一个皇帝。

当他成为皇帝后,很快世人就发现他这个皇帝不一般。

这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这个皇帝和五代其他皇帝都不一样,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这个皇帝不贪图享受,始终崇尚节俭。

他继位后马上禁止各地进奉美食珍宝,并让人把宫中珍玩宝器及豪华用具当众打碎,然后对人说:“凡为帝王,安用此物!”

这个皇帝节俭到,紧衣缩食,最大的开销就是军费。

他曾说:“朕自即位以来,恶衣菲食,专以赡军为念。府库蓄积,四方贡献,赡军之外,鲜有赢馀。”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你不图享受,图啥?

你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第二:这个皇帝居然尊重文人,尊孔尚文。

广顺二年(952年)五月五日,郭威御驾亲征,讨伐造反的慕容彦超。

五月十三日,郭威抵达兖州城下,然后他为了鼓舞士气,说自己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神仙来到郭威梦里告诉他,下个月初二就可以班师回京,说完这个神仙飘然而去。

可五月二十日,郭威大军就攻破了兖州城,比神仙预料的日子早了十天。

于是郭威在弄死慕容彦超之后,还不班师,到处瞎转悠。

六月初一日,也不知道郭威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居然兴师动众地去了兖州附近的孔庙,祭拜孔子。

一看到孔子神像,郭威马上宣布给他托梦的神仙就是孔子。

孔子要是在天有灵,估计也很蒙圈,我什么时候管打仗了?

可郭威不管这个,认定孔子就是这个神仙,然后不顾手下人反对,以皇帝之尊拜祭孔子,还给了孔子“万世之师”的评价。

然后他找到了孔子和颜渊的后代,让他们担任曲阜县令和主簿。

从唐朝开始算,孔圣人已经一百多年没享受到这种最高待遇了,郭威是时隔一百多年后,第一个祭拜孔子的皇帝!

郭威可是大周王朝的皇帝,郭威这一举动,由此拉开后周尊孔尚文的序幕。沉寂了一百多年的文人们的春天即将来临,武弱文昌时代即将来临,属于孔圣人及其门生的盛世即将来临。

郭威这一举动,让他手下的将士们都不太理解。

还记得史飞毛腿那句“安定国家,在长枪大剑,安用毛锥?”吗?这是当时社会的共同认知。

安定国家,靠的是手持长枪大剑的武将,而不是拿着毛笔的穷措大!

郭威,拜托你搞清楚,这可是五代,属于武人的五代,你也是武将出身,你干嘛对孔子这么客气,对书生这么客气?你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第三:这个皇帝居然心念百姓。

他继位第一天,就颁布诏书,要减轻百姓的负担。

而后,减免百姓赋税的诏书一直贯穿他整个皇帝生涯,比比皆是。

他说:“朕出生微寒,得幸为帝,岂敢厚自俸养以病百姓乎?”

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在位期间整顿朝纲,严惩贪污,澄清吏治,减轻贪官污吏对百姓的盘剥,诸州所差散从亲事官等,一齐遣散。

他仁爱百姓,免除地方官进奉的“羡余物色”;废止了后晋、后汉一些极残忍的刑法;

他尽最大可能,废除一些苛捐杂税;

对累朝极为严酷的盐、酒、皮革的禁令稍予放宽。

哪怕是在他临死前,他还一个劲的嘱咐柴荣,自己一定要薄葬,不要扰民,不要因为自己的后事加重百姓都负担!

更夸张的是,当他自己的敌国南唐,治下百姓遭遇饥荒,他不仅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趁火打劫,反而无偿的救济南唐百姓!

虽然,郭威并不是一个大公无私的正人君子,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稳固后周王朝的统治,为了更好的统一天下,可他身为一个皇帝,所做的这一切,都显得难能可贵。

在郭威的努力下,后周王朝虽然还称不上人间乐土,但客观的说,后周治下的百姓确实是五代生活最好的一个朝代。

不夸张的说,郭威比后来宋朝每一个皇帝,都更为百姓着想!

可是,郭威,拜托你搞清楚,这是五代,一个战火纷飞,内乱不断的时代。

你郭威应该像前面那些皇帝一样,竭尽所能,压榨百姓,多收点税,多招点兵,多买些兵器。

你对百姓这么好干嘛?你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或许郭威所做的这一切,都不为当时人所理解;

或许因为他开创的后周王朝过早的被赵匡胤给终结了,导致后世他的评价并不是很高。

可是,在食堂看来,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一个既是皇帝,同时又是个人的皇帝!

这个皇帝念旧情,他对自己的糟糠之妻,永记铭心,他对自己的养子视若己出,他对自己的部下也能做到推心置腹,他对自己治下百姓颇多宽仁。

为了减轻了百姓负担,他颁布了很多命令,做了很多努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基本废除了五代以来最让百姓恨得咬牙切齿的牛租!

说起这个牛租,得从五代第一个皇帝,后梁太祖朱温说起。

有次朱温在攻打盘踞淮南的杨行密时,顺手抢了一万多头耕牛。

牛在古代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于是朱温把这一万多头牛,全部带回了自己的地盘,分给了淮北诸州农民。

有了一头牛,庄稼人可以省很多力,农民们喜出望外,对朱温感恩戴德。

不过农民们惊喜之余才发现,朱温还有一个看上去很公平的附加条件——牛租!

朱温的牛不是白给你们的,你们从此每家每户要上缴一定的租钱,这个钱就叫牛租。

老实说,其实朱温这个条件并不算过分。

而且苦娃娃出身的朱温在位期间,也比较体恤百姓,轻徭薄赋,他收的这个牛租也并不高,在农民们接受范围之内,这个合同也算得上是个惠民政策。

农民们大多都是朴素的,朱天子给了我们牛,我们交点租钱也是应该的。

可是此时他们谁也想不到,这些牛将会成为他们日后数代人的噩梦。

等到朱温一死,后唐取代后梁,事情开始发生了改变。

后唐李天子宣布,朱温的租牛合同继续有效,牛还是给你们,不过现在行情变了,得涨租金!

这时,农民们开始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合同没变,咋租金变了?

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只能乖乖付钱。

接下来,后晋的石天子,后汉的刘天子都没忘记这个合同,也都没忘记这个租金,甭管皇帝怎么换,这些皇帝一个比一个混蛋,合同继续履行,租金继续上涨。

然后农民们惊讶的发现,当初朱温给的那些牛以及这些牛生下的小牛们都死光了,可这个合同还有效!

也就是说,他们手里都没有牛了,却依然要付这个牛租,而且付得还比之前高出了很多倍。

农民们这才发现上了恶当,这些个皇帝老爷们是想着法的让我们交税啊!

但是晚了!农民们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只能继续榨光家里所有的积蓄,去交齐这个该死的牛租!

这一交就是四十多年,一直交到了郭威成为皇帝!

当郭威知道这事后,马上宣布,合同作废,老百姓牛都没有了,还交什么租金?

就这样,这个该死的牛租被郭威给废除了!

但牛的事情还没完。牛不仅可以帮庄稼人干农活,牛身上的皮也值钱,是重要的军需品,因此牛皮必须上交给国家。

后汉更是规定,如果有谁胆敢私藏一寸或者贩卖一寸,一经发现立刻被处死。

当然家里没牛的无所谓,自己又没牛,更不会买牛皮。

可那些家里有牛的农民就惨了,他们要负责上缴牛皮,每年都有定额,达不到的就会被处死。

没牛的农民也不要高兴太早,为了保证军队牛皮的需求,朝廷很体贴地给农民送温暖,送头牛给你养养!当然租金得付,牛皮得交!

这样一来,这些牛成为了农民家里的活祖宗,农民们自己都吃不饱,还要小心翼翼的不能让这头祖宗给死了,因为这祖宗要是给死了,牛皮还是要交!

这样一来,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农民,被这些牛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当郭威知道这事后,他又来了,他又和其他皇帝不一样了!

郭威下令:以后每年民间应交的牛皮,减少三分之二;而且实在交不起的,可以把牛皮税分摊到田亩上,每10顷地捐牛皮一张,然后剩下的牛皮可以人民自用或者自由买卖。

不仅如此,郭威还放开盐禁、酒禁、茶禁这些最能为朝廷捞钱的大项目,随便后周百姓做生意。

这一点,包括宋朝在内的很多王朝都没能做到。

更更夸张的在后面,五代时期,这些皇帝为了增加国家粮食产量,把农民固定在规划好的土地里,谁也不许跑,谁跑杀谁,绝对不允许农民成为流民,到处瞎转悠,也不允许农民随意离开规划好的土地,开垦荒野。

至于农民耕种出来的作物,除了一部分口粮,其余全部上交国家,

也就是说,农民所有的一切,包括耕具,土地,甚至自己的生命,都属于国家。

然而,郭威做皇帝后,却把耕具都无偿地分给了农民,让土地等都成了农民们私有的财产,同时大面积地减免了农业税。

这就是郭威,他曾说“朕出生微寒,得幸为帝,岂敢厚自俸养以病百姓乎?”,

郭威真的在尽最大可能,给予农民实惠。

尽管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也是皇帝,也是剥削阶级,他也在剥削农民,他所做的一切,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种种措施,极大的减轻了百姓负担,堪称是活人无数!

如果世间真的有菩萨,郭威堪称是一个活菩萨,他一手杀人,血债累累,他一手救人,功德无量!

纵观郭威这一生:

他做将军的时候,是一个出色的将军;

他做臣子的时候,是一个称职的臣子;

他做皇帝的时候,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是的,作为一个将军,他屠杀了很多人,他纵容将士抢掠开封,造就无数悲剧;

作为一个臣子,他最终起兵造反,逼死了皇帝,篡权夺位;

作为一个皇帝,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也曾诛杀功臣。

但无论哪种,他都更像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纯粹彻底的政治动物!

从这方面看,他远比很多皇帝更加伟大!

可惜,历史让他的皇帝生涯有如一颗流星,一闪而过,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去证明他自己。

但是,没办法,就这样吧,郭威,你来过,你征服,你做过,你伟大,你已经在历史长河,留下了永垂不朽的印迹!

千年之后,食堂读史,满怀敬佩,谨以此文,献给郭威!


  https://www.lvsewx.com/books/15744/15744513/318154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